置顶

库存警报:中国楼市调控迎来供给端大变革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2 | 时间:2024-05-06 19:53:38

楼市调控新风向:供给端发力,去库存成当务之急

近日,楼市调控再出新招,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对商品住宅用地出让进行调整,以促进楼市去库存。

这一举措标志着楼市调控思路的转变,从以往的需求端刺激转向供给端控制,显示出政策制定者对当前楼市形势的深刻理解和应对策略的灵活调整。

根据通知,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将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而去化周期在18至36个月之间的城市,则需按照“盘活多少、供应多少”的原则,动态确定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

这一政策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限制土地供应量,减少新地块入市,以达到去库存的目的。

与2015年的去库存政策相比,当前的调控手段更加注重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2015年,政府通过棚改货币化快速创造需求,鼓励农民进城,形成了涨价去库存的局面。

而现在,面对需求端刺激不动的现实,政策转向从供给端发力,减少土地供应,以期达到新的市场平衡。

然而,政策的执行力度将是关键。2019年自然资源部曾发布类似停止供地的通知,但由于地方城市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2019年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据测算约7.2万亿,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8.7万亿。

这表明,若要政策发挥实效,必须有更严格的执行和更大的政策支持。

目前,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为25.3个月,有41个城市超过了36个月的去化周期,这意味着超过四成的城市需要停止供地。这一数据反映出当前楼市库存压力之大,也预示着未来市场调整的艰巨性。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城市和开发商已经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房地产市场下行,新房销售困难,导致开发商拿地意愿降低,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土地难卖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这种供需矛盾,无疑将推动市场进一步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库存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降价现象,以促进去库存。同时,为了刺激市场需求,三四线城市的购房补贴政策力度可能会加大。此外,库存较小的城市或区域可能会因为供给紧张而凸显出来,有助于这些区域房价筑底。

对于购房者而言,当前的楼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他们不仅要关注政策宣传,更要关注实际执行情况。在楼市调控新风向下,购房者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市场走势,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总而言之,楼市调控的新动向体现了政府对楼市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通过供给端发力,去库存成为了政策的当务之急。未来楼市如何发展,将取决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市场的实际反应。对于所有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切记切记!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