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买建材怕被坑?揭秘装修销售忽悠人的那些做法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105 | 时间:2024-06-01 22:07:17购买装修建材最怕的就是被骗,装修销售行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人员流动率高,底薪低,销售人员一般对装修公司没有忠诚度,靠提成过活,造成了行业内很多乱象。
那么,平时销售装修建材的人,都用了哪些误导性的说法或做法呢?
▼
欢迎来到 专栏
• • • •
诈骗手段一:抢着收钱
一些家装公司、材料商反复要求、诱导用户和业主尽快缴纳各种费用,时不时就会听到一些装修公司卷款跑路的消息,偶尔还会遇到“十年退还”、“全额免付”、“以装修代租”等情况,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小心谨慎。
这些保单往往是在企业现金流出现问题或财务管理出现异常时开具的。正常公司会把设计服务和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用户和业主应注意付款风险,不要急于付清全款。如有需要,可以先付定金或预付款。
误区二:绝对安全
装修材料尤其是板材、胶水、油漆等都含有有害物质,比如最著名的甲醛。如果销售人员一再说材料绝对安全,“零甲醛”、“零排放”、“无辐射”,但店家却没有明确的标识和规范的手续,这种说法基本上就是骗局。
其实国家对很多装修材料都有环保标准,没有绝对安全的材料,只有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符合国际标准的材料。
误导性陈述3:终身保修
对于装修保修或者材料质保,目前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因为全国最早的装修公司或者材料品牌都不是百年老企业,成立二三十年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和“实际案例”的情况下,诸如“30年质保”或“终身保修”等承诺都是空谈。负责任的公司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各种使用责任、有效期等。保守地说,能做到“两年免费保修”(过程)、“五年质量保证”(产品)就已经不错了。
骗局四:低价全包套餐
装修建材是一个“苦行僧”干的行业,从业者大多靠吃苦耐劳挣钱。所以,如果销售人员说“6万全包”,可以拎着行李入住,全程不用操心装修材料在哪买,那基本就是骗子。
我们可以相信,严格标准化生产线上的产品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做出来,但普通家庭的装修基本都是定制化的,很难做到“超低成本”和“高入住率”装修材料在哪买,低价全包只能是一个入门级的口号,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做法。
误区五:拥有自己的团队
装饰公司的销售往往以施工团队全部由自家员工组成为卖点,目前国内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的装饰公司寥寥无几,如果有也只是在一定区域或人员范围内,在需要拓展的新区域,还是要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然后慢慢整合资源。
因为完全实现自有施工队伍的成本实在太大,所以一个品牌能逐步培养自己的装修工人或者安装服务人员,就已经是行业的领头羊了。家装行业要想像家电行业一样完全拥有自己的员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 • •
推荐阅读
视频:
||||||||||||||||||||||||||||||||||||||||||||||||||||||||||||||||||||||||||||||||||||||||||||||||||||||||||||||||||||||||
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