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类指标和角度勾勒中国经济真实图景,你不可错过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61 | 时间:2024-07-19 12:02:33中国的经济形势到底如何?这是所有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但没有人知道答案。
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我利用业余时间投资、看财经报告,平时也有对世界指指点点、写激情文章、批评各种奇葩股票的坏习惯。当然,我也关注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但我的办公桌上没有各种详细的大数据,也不相信官方公布的各种“恰到好处”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
但要一窥大局,还是有办法的。宏观经济出现问题,终究会露出各种端倪。今天,我将从一些非常“另类”的指标和角度,把近期各种信号串联起来,试图勾勒出一幅更为真实的中国经济图景。
1. 绩效骗子相继被曝光
港股诈骗主要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金融骗子,炫耀自己业绩不佳,明目张胆地进行合并、发售股份,引诱那些愿意上钩的人;
一类是业绩骗子,业绩好,股价稳定,专门骗新手;
对于业绩骗子来说,他们一般以应收账款为驱动力,能够维持相对好看的财务报表,直到真正的现金流枯竭。
这年头秒杀股票的业绩骗子真多啊!根本原因是业绩装不出来,原本应该永远做庄家的小弟先撤了,按照港股小盘股的流动性,自然秒杀。
**杨申1月曾发出盈利预警,预计去年录得的盈利较2014年增加逾50%。但在爆仓事件发生后,其随即发出盈利预警。截至去年12月底,全年业绩由盈转亏4.39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2.05亿元;每股亏损2.19分;并无派息。期内营业额11.88亿元,同比减少2.63%。公司录得销售折扣拨备约3.52亿元;存货拨备约1.32亿元;汇兑损失约6700万元。
这不就是因为账目不符,没法再做了吗……
JK国际,中报不错,但股价暴跌后随即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15年全年净利润将大幅低于2014年,理由是:
1、前期在互联网移动业务、海外业务方面的投入,以及大规模会员促销活动、品牌推广活动的开展沈阳22条房产新政叫停,导致营销及广告费用增加;
2、本集团对以前年度收购门店形成的商誉计提了减值准备;
3、以及因授予股份奖励而产生的一次性股份支付。
反正这个冬天太冷了,黑天鹅忍受不了就飞出来了。
华能薄膜发电发布2015年全年业绩,营收大跌70%,亏损更是高达122.34亿元,令人咋舌。不派末期股息。公司在公告中指出,营收及亏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股票在香港市场持续停牌,对公司声誉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客户、合作伙伴及供应商均减少合作。集团仍在寻求尽快复牌股票的方法。
这强行甩锅的技能我给100分!
其实这些业绩骗股的关键就是现金流,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非国企的港股,经营性现金流出现问题,就要警惕。以前他们靠维持漂亮的利润表来欺骗新手,但一旦现金流表崩了,一切就崩塌了。
你问,什么情况下现金流量表最容易崩盘?当然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上下游的钱包都紧,银行都不愿意放贷,你觉得不会有问题吗?
天气不好,还得出海,海浪打到我,隆胸的硅胶都漏出来了……呵呵……
所以,当怪兽大量出现的时候,通常说明宏观经济确实不妙——这个观察宏观经济的另类指标,远比用统计局的数据有效得多。
2. 业绩报告延迟导致大面积停牌
总体来说,资本市场上削骨整容的占比还是比较小的,化妆、打扮性感的占了大多数。有一句话说,约会时化妆,也是对约会对象的尊重。
毕竟是IPO,上市之后就是人生赢家了,要对得起自己的钱包和投资人,所以财务报表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处理,让数据看起来好看一点。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没那么严重。就看妆容浓还是淡了。
然而4月1日开市后,很多公司因为业绩发布延迟(简单来说就是财报发布不上来)而停牌,我懒得查了一下 Easy,就看到了下面这张壮观的截图……问了几个前辈,好像港股市场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壮观的因为业绩发布不上来而停牌的浪潮。
这是什么意思呢,资本市场的模特在T台上露出内衣、露出乳头,而且是大面积的暴露?
作为一个曾经“化妆”过的人,浓妆和淡妆所需要的材料和时间完全不一样,而且方案都是一大早就准备好的。业绩好坏无所谓,编好之后就放出来,然后找理由解释。反正整体经济环境不好,业绩公布的截止时间也是早知道的。
即便如此,我还是没法投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年初决定的淡妆方案无法实施。很有可能是年内行业发生了巨大的不利变化,让年初制定的方案真的无法实施了。只好修改了。如果要改成浓妆,就意味着要重新找素材,重新算工时。没别的办法,只能拖稿了……
在资本市场工作的人,一定要性感,不能穿太多的衣服。毕竟,没有人会对一个全身被黑袍遮住,只露出眼睛的女人感兴趣。以前,露出乳头是故意的,是模糊的,是艺术。现在显然不是这样了。现在根本就遮不住。
港股不公布业绩无小事,就算不是黑天鹅,至少也是灰天鹅,灰天鹅数量如此之多,原因只有一个:经济真的冷了,各种压力,眼角的鱼尾纹再也遮不住。
从一开始就把所有妆容都洗掉并以自然的面容出门不是更安全吗?
3. 银行坏账率及债转股
银行是万业之母,是宏观经济的大动脉,虽然我们过去对银行的暴利深恶痛绝,但是有暴利的主动脉说明身体还健康,当主动脉开始出现问题,说明身体真的开始出现问题了。
从投资角度看,银行信贷资金投资于各个行业,基本上就像一个指数基金,是各个行业的投资组合,它的收益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指数(也就是宏观经济)的状况。
随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年报的陆续发布,2015年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已基本确定。各家银行净利润增速几乎全部回落至个位数,以上五大银行利润增速几乎降至零。上市银行中,除徽商银行为0.98%外,其余银行均在1%以上,其中农业银行的增速最高,达2.39%。
最重要的是,坏账率开始集体上升(见下图)。
四大银行成功剥离坏账并上市后,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在2008年货币宽松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贷款迟早是要还的,而此时2008年大规模货币宽松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加上经济明显转弱,坏账率开始大幅上升。
在银行工作的人都知道,如果释放资金刺激经济,经济持续增长,坏账率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一旦经济遇到一些小问题,被释放资金拖延下来的坏账还是会卷土重来。
2016年3月8日,民营船舶企业华融能源(原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称,拟向债权人发行不超过171亿股股份,以抵消171亿元债务,其中,向22家债权银行发行不超过141亿股股份。公告称,股份由债权银行及其指定实体持有。据相关媒体报道,债转股完成后,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将直接持有14%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件事情已经有很多人解读了,我就再说几句:
1)推进债转股是应对预期出现的大规模坏账的政策举措;
2)银行实行债转股,意味着专门收垃圾的四大资管公司不能再收了......
3)通过债转股去杠杆,其中大部分债务都是坏账,相当于无限期延长,并将风险转移至全社会......
4. 大学生零首付贷款
虽然被紧急叫停,但3月1日沈阳市出台的22条房地产新政还是给了我巨大的震撼。
《意见》支持大中专学生和应届毕业生购房,实行首付比例“零首付”政策,贷款额最高为单方60万元、双方80万元。对购买商品住房的大中专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给予每平方米200元的奖励。同时,对购买住房的大中专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给予全额契税补贴政策。
当我看到这个政策的那一刻沈阳22条房产新政叫停,一种恐惧感涌遍全身,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美国南北战争后期,南方联军已溃败,面临投降还是继续抵抗的问题。此时,南方军民中兴起了不投降的声音。在罗伯特·李将军的带领下,南方妇女和青年被动员组织起来参战,将北方联军拖入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这样,只要坚持到底,或许就能拖垮北方联军,反败为胜。
李将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认为战争有其规则,绝对不能让妇女儿童参与战争,如果没有前线和后方,到处都是战场,妇女儿童拿起武器参战是军人的耻辱,也违背了战争的规则和目的。
这个价值逻辑就是:不能让妇女儿童受苦。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本该无所顾忌、轻轻松松,但杠杆之手却伸向了他们,伸向了风险承受能力最弱的群体。
数据要有多糟糕才能迫使出台这样的政策?
5. 香港消费崩溃
由于内地访港旅客数目较往年大幅减少,香港2月零售额同比大跌21%至370亿港元,为1999年以来最大跌幅。纵观1至2月整体销售,零售数据同比下跌14%,珠宝、钟表等销售额大幅下跌24%,服装销售额下跌11.4%,百货销售额下跌12.3%,药物及化妆品下跌7.7%,电器及摄影器材下跌26.7%,杂项耐用品消费下跌31.9%。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住在中环一家很高档的酒店,晚上8点出去玩,但街上一个人也没有。
具体到港股上市公司,大年初一“大事”过后,周大福宣布春节期间同店销售同比下跌28%,莎莎国际宣布春节期间同店销售下跌19%。除了零售业数据下滑,酒店业数据也受到影响。据香港中旅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港澳地区酒店业务平均入住率、平均房价均出现下滑。
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行业佼佼者,若连它们都感受到寒意,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生存可想而知。整体下行趋势,有多少是反水客影响?又有多少是经济下行导致内地消费溢出效应减弱?
现在这种唇色意味着什么?原因是什么?
六、国有企业大规模举债对外投资
上面说了,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银行不愿意放贷,但是任何时候银行都非常愿意给国有企业放贷,而且贷款利率非常优惠,这个可以理解,给国有企业放贷,就算出了问题也是安全的。
2016年2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宣布将以公开要约的方式收购瑞士农化及种子公司先正达,先正达已发行股本总价值达430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2016年2月,北京控股宣布将收购总部位于德国的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领先企业EEW公司全部股权,初始收购价格为14.38亿欧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德国最大的一笔直接投资。
2016年4月,安邦宣布撤回此前定下的对喜达屋14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加价前价格为132亿美元)。最终,万豪以约133亿美元的总价成功收购喜达屋,其中97亿美元将以万豪股票支付,剩余36亿美元将以现金支付。由于安邦在海外收购方面经验丰富,市场从未怀疑过安邦的诚意,而且是现金报价。这次未能成交,让所有人感到意外。是为了那份文件挽回面子,还是有更大的消息在酝酿……
汇率问题挺敏感的,我就不多说了。我从来都不怀疑国企获取政策和听“海风”的能力。国企海外并购这么大规模,而且都是极其丰厚的现金邀约,国企懂不懂?再加上个人贷款5万美金限额严格执行,香港保险赔付收紧,我们确实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习惯”。
7. 评级机构下调评级
3月31日,标准普尔将中国及香港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此前3月2日,另一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作出了同样的调整。降级原因包括政府债务增加导致财政状况减弱、资本外流导致外汇储备持续下降、中国政府信用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逐步上升等。
随后3月31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上诉审裁处(SFAT)周四裁定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罚款1100万港元(约140万美元),原因是该公司在2011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对中国公司提出担忧,导致数十家公司股价下跌,违反了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在这份研究报告中,穆迪对61家非金融类中国公司标注了20个“红旗”警告,警告这些公司存在公司治理和会计风险。结果,大部分被“标注”的公司股价下跌。
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本案的关键问题是,这份研究报告是否符合评级报告的性质,是否符合香港证监会的行为准则。这是香港证监会自2011年开始监管信用评级以来,首次采取的纪律处分行动,也可能对穆迪的竞争对手产生影响。
我毫不怀疑评级机构的业务涉嫌“利益”。虽然帝国主义仍然一心要毁灭我们,但香港是法治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慢慢地在诉讼中陈述事实和理由。穆迪在2014年就对金融上诉法庭的判决提出上诉,2015年没有消息,怎么会这么巧合,就在2016年3月2日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展望后一个月就迅速开罚单?这期间的微妙之处,各位可以自己体会一下,是不是有远击牛震虎的意思?
▌后记:
从骗局股到中小板到全球大盘股,从毛细血管到经济动脉,从民间消费到国民住房,从国企海外购物到美帝国主义阴谋,你要我诊断你得了什么病,怎么治?
我不知道。
但我明显感觉到他看上去有些不适,经济仍处于冬季。
。
--.
- 结尾 -
中国经营报
成立于1985年1月5日
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商业金融报纸
30年来与中国企业共同成长
对话商业领袖,传播商业理念,服务商业人士
中国经济自媒体微联盟报道
金融、投资、汽车、TMT、奢侈品、旅游、航空、地产等领域
近200名资深记者
第一时间发布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让我们与中国商业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