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姚绍合:从挖煤维生到居委会主任,他的脱贫之路充满艰辛与坚持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45 | 时间:2024-07-20 09:03:00

我叫姚少和,今年49岁,是花溪区扶贫搬迁点南溪园社区搬迁户,同时也是青溪街道办事处南溪园居委会主任。

以前我在久安乡靠挖煤为生,收入还不错。2009年以后,在国家封井限产政策下,久安乡的小煤矿全部关停,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靠我在乡政府安排的一份公益岗位上打工挣来的1000多元工资维持。

三年前,妻子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两个女儿还在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就落在我一个人的肩上。当时,虽然新农合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但妻子需要自掏腰包买的药却非常昂贵,家里还欠了好几万元外债。为了让妻子安心治病,让孩子安心上学,我每天下班后就会去田里、山里挖蕨菜、采野蘑菇贴补家用。

2019年6月,我们一家四口从久安乡小山村搬进了南溪苑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子,在花溪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南溪园是贵阳市规划建设的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这里不仅建有卫生所、图书馆、“新市民梦想桥”服务中心,搬迁群众子女还能就近就读幼儿园、小学、中学。

华西区在了解到我们的困难后,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关心和支持,包括大病医疗费用报销、困难生活临时救助等贵阳市花溪区家政公司,去年华西区总工会还资助了我小女儿的大学学费。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渡过了难关,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给我们家带来了新的希望。所以我很想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帮助那些和我一样困难的人。

2019年8月,南溪苑筹备成立居委会,由于我之前有过一些公益岗位的工作经历,所以被大家推荐担任南溪苑居委会主任。

南溪园共有花溪区高坡乡、前陶乡、马岭乡、燕楼镇、久安乡、麦坪镇、石板镇等7个镇、54个自然村290户、1060名移民,其中苗族、仡佬族占了近一半,一些少数民族不会讲汉语,沟通起来并不容易。

为了让居民们尽快熟悉彼此、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我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每户,群众提出的问题只要能解决的,我都尽力解决,并组织开展感恩教育、家庭教育、亲子读书、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贵阳市花溪区家政公司,引导大家适应“新市民”身份的转变。

稳定就业是易地扶贫搬迁下半年的重中之重,收入增加,居民才能安心生活。针对群众就业需求,我区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家政、刺绣、烹饪等劳动技能培训,组织企业在南溪园举办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已帮助64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就业。今年11月底,我们引进的贵州马丽嫂千玲女子家政服务公司将开始招工,可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很高兴地看到南溪园社区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找到了工作。接下来,我将继续为大家做好服务和帮助,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带领大家共同努力,帮助更多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

来源:贵阳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