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公安侦破二手车诈骗案,20 余人被骗 10 余万元,警惕低价陷阱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63 | 时间:2024-07-23 14:04:17“空手而归”,小心这个套路!林西警方成功破获二手车诈骗案
能以低价买到自己喜欢的车当然是件好事
但要小心,不要受骗!!!
最近
林西警方破获一起
以销售二手车为名实施诈骗案件
20多人被骗
涉案金额达10余万元!!!
低价购买二手车
被骗5300元
家住林西县的杜女士一直想买一辆二手车用于日常代步。2024年1月15日,杜女士在“快手”平台上看到有人低价出售二手车,价格颇具吸引力,于是杜女士便与卖家(王某)聊了起来。交谈中,卖家建议两人互加微信,方便交流,杜女士爽快答应。一番讨价还价后,卖家答应杜女士支付5300元定金预留车辆。杜女士见对方卖得便宜,又非常喜欢这辆车,便直接将5300元转给了卖家(王某)。卖家收到定金后称车辆已发货,请杜女士留意。期间,杜女士一直未收到车辆,多次联系卖家(王某),但总是被张某以各种理由搪塞。 杜女士的联系方式被屏蔽、删除后,杜女士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打电话报警。
现金短缺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
经过梳理分析,警方发现赤峰市宁城县居民王某有重大犯罪嫌疑,民警立即驱车赶赴现场。在宁城警方的大力协助下,警方将发布虚假信息在社交平台诈骗的王某抓获。对于这种诈骗手段,王某称自己缺钱,在与他人交谈中得知,很多人通过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产品信息骗取钱财而“发了大财”。王某受到“启发”,想到自己也可以效仿同样的方法行骗,既能解决当下经济紧张局面,又能发一笔横财。于是自2023年12月初起,王某先后购买手机、注册微信、抖音、快手APP账号、使用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并通过平台发布虚假二手车出售信息。为了吸引买家,王某故意标出诱人的低价,当有买家向他询价时,王某以方便联系为由给买家加了微信。 当买家有购买意向时,王某称需要缴纳定金,而定金的数额根据车辆价格不同而不同赤峰二手车价格,并欺骗对方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支付定金。当买家意识到被骗时,王某要么在微信上拉黑对方、消失不见,要么以各种理由拒绝退钱。
太聪明可能会导致错误
涉嫌诈骗被判刑
案件侦查中,警方发现,王某共诈骗20余人,涉及金额达1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相较于新车交易,二手车消费纠纷更加复杂多样,调解成功率更低,维权救济难度更大。为此,林西公安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车前要提前做好功课,避免权益受损。
1、谨慎低价消费。低价二手车可能是出过重大事故、水淹、改装、证件不全、换过里程表等,无法正常过户的二手车,往往以促销、特价、低价等手段出售。有些经营者为了快速卖出二手车,虚构生产年份抬高售价。对商家推出的各种优惠活动要理性对待,一定要了解清楚。重点关注车辆权属是否明确,来源是否合法,有无维修、事故、行驶里程等。
2、核实车辆信息。购买二手车,比价、比性能很重要,相关资料必不可少。查询汽车保养记录的网站、APP很多,消费者可以查阅作为买车的参考,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比较同车龄、同配置、同型号二手车的价格差异,对价格、车况等基本信息了如指掌。经营者必须提供车辆登记证书、原始购车发票、行驶证、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车主身份证明、交强险等二手车交易手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缺失又没有及时补办,那么这辆车就可能是“黑车”、假牌车、被盗车。
3、慎重交定金。交定金前一定要谈好所有购车条件,不要听信一些商家的欺骗赤峰二手车价格,过早交定金,如果消费者反悔,定金无法退还,如果卖家违约,还要双倍赔偿。一旦交了定金,消费者在价格、服务等方面很难再谈拢。
4、留存证据,及时维权。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过程中,如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请保留购车发票、产品说明书、购车合同、维修记录、账单等书面证据以及相关聊天记录,并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