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局局长发言引关注:厘清商超餐饮农贸市场主管部门职责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31 | 时间:2024-08-06 14:01:40强烈推荐!业务熟练,“能说话”,有胆识有担当,“敢说话”!市监察局局长在这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讲清楚了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主管部门的事务!
编者注:
在读完基层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老梁夸奖局长业务水平高超,信心十足!
老梁多年来撰写了多篇澄清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主管部门问题的文章,局长的言论与老梁的观点高度一致,是正确观点在执法实践中的完美运用。
近年来,老梁一直在呼吁市场监管部门抛弃“什么都做”的惯性思维,主张各部门各司其职、依法履职,这并不是在推卸市场监管部门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遵循和落实“法有责必尽,没有法律授权,什么事都不能做”。老梁想说的是,如果未来有一天,国家再进行机构改革,明确市场监管部门是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的主管部门,那么市场监管部门当然要承担起超市、餐饮、农贸市场主管部门该承担的责任。问题是,这样的改革至今还没进行,所以相关责任只能由现任主管部门依法履行。
如果有越来越多的市场监管局长既精通业务又勇于担当,那我们的市场监管系统就能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依法行政执法,这样,又何必担心市场监管系统不能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作出更大贡献,再次成为依法行政的典范呢?
今天,我们把局长的讲话内容分享给大家,建议各地市场监管局领导和同事们认真学习。
商业和服务业健康发展
在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某基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明确商务和服务业主管部门发表以下讲话:
1. 酒店行业主管部门讨论
市场监管局作为协作部门,将积极配合行业监管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2. 商场超市主管部门探讨
商务局关于商场超市主管部门的建议是没有根据的,根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商场超市的主管部门只有一个,就是商务部。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商场、超市属于商业服务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第52类“零售业”包括:综合零售业;食品、饮料、烟草制品专业零售业;纺织、服装、日用品专业零售业;零售业。第72类“商业服务业”包括: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业。因此,商场、超市等应属于“零售业”或“商业服务业”。另外,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修订《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业行业安全监察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商业行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装卸仓储、住宿、餐饮等五大类企业(不含消防、燃气监察)。” “商场、超市属于商业服务业,这也是各部门的共识。
第二,商务部门是商场、超市的行业监管部门。
我刚才说了商场、超市属于商业服务业,而商务局的“三个确定”方案明确指出:“负责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和居民服务等商业服务业的管理,这充分说明了商务局是商场、超市行业的主管部门。”
第三,商务部也在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自2020年12月31日起,商务部相继制定发布《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一版至第四版,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商务部先后对商场超市防控技术指南进行了多次修订,再次确立了商务部门作为商场超市行业主管部门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引述的法律法规及三定方案中均没有任何关于“纳入”与“不纳入”的表述,商务局所说的“纳入”与“不纳入”仅作为经济指标统计的一个分类,与是否为行业主管部门无关。
综上所述,商务局是商场、超市的行业主管部门。
3.餐饮行业主管部门探讨
商务局对餐饮行业主管部门的建议毫无根据,理由如下:
第一,商务部门是餐饮业的行业监管部门。
《餐饮业管理条例(试行)》(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4年第4号)第三条明确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餐饮行业的管理工作,制定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开展行业统计,规范行业秩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饮业的管理工作。”
商务局“三个确定”方案也明确提出“负责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和居民服务等商务服务业管理”。
上述两份文件充分表明商务局是餐饮业的行业监管部门。
第二,商务部也在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2020年12月31日,商务部制定发布《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按照疫情防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商务部制定发布《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再次确认了商务部门是餐饮行业的监管部门。
我们之前在讨论商场、超市的主管部门的时候已经解释过,“纳入”与“不纳入”,与是否是行业主管部门没有关系。
同时,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餐饮业的定义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餐饮业是指食品、饮料的生产加工,以及食品、饮料的商业销售和服务劳务等,为消费者提供饮食和消费场所和设施的活动。包括:正式餐食服务、快餐服务、饮料冷饮服务、茶馆服务、咖啡厅服务、酒吧服务、其他饮料冷饮服务、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餐饮配送服务、外卖送餐服务、其他餐饮业务、小吃服务、其他未列明的餐饮业务。
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奶茶店、酒吧、外卖,都属于餐饮业的范畴。
综上所述,商务局是餐饮业的主管部门,同时,奶茶店、酒吧、外卖等都属于餐饮行业,商务局应该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4.农贸市场主管部门探讨
我们认为农贸市场的主管部门应当是商务局,理由如下:
首先,农贸市场属于“批发”或“零售”行业,而市场经营者提供的市场管理服务则属于“商业服务”。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第51类“批发业”包括:农、林、牧、渔产品批发业;食品、饮料、烟草制品批发业;纺织品、服装、日用百货批发业;矿产品、建筑材料、化工产品批发业。第52类“零售业”包括:综合零售业;食品、饮料、烟草制品专业零售业;纺织品、服装、日用百货专业零售业。第72类“商业服务业”包括: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市场管理服务。市场管理服务定义为:各类交易市场的管理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布网络版的通知》(国统办〔2018〕93号),第5291条明确规定:“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内有固定摊位的零售商,作为相关行业类别52(零售业)纳入统计”。
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水产市场、批发市场等农贸市场应该归类为“批发业”或“零售业”之一,而市场业主所提供的市场管理服务则属于“商业服务业”。
三是商务部门是农贸市场的行业监管部门。
农贸市场属于“批发”或“零售”类别,而市场所有者提供的市场管理服务则属于“商业服务”类别。
商务局“三定”规划明确指出:“负责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和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管理。负责重要商品流通管理和行业协调,承担“菜篮子”商品供应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市场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管理机制。负责商务领域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和供应保障工作。制定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指导各类商品市场建设。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产销对接。负责协调、组织、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负责商务局有关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建议。指导商业信用销售,推进商业诚信建设。履行市场综合管理和监督管理职责。 这充分说明商务局是农贸市场的行业监管部门。
第四,商务部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自2020年12月31日起,商务部已陆续制定发布《农贸(集体)市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一版至第四版,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商务部已多次修订农贸市场防控技术指南,这再次印证了商务部门作为农贸市场的行业监管部门的地位。
综上所述,农贸市场的行业监管部门是商务局。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个声音说:“以前农贸市场都是工商部门办的,现在机构改革了,应该归市场监管部门管理。”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农贸市场行业主管部门的历史沿革,以说明:
市场监管部门(工商部门)曾是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前市场主管岗位职责,全国许多商品交易市场,包括农贸市场,都是由市场监管部门(当时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办的,即使不是由市场监管部门承办的市场,市场经营者也必须依法到工商部门取得《市场登记证》,才可以按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或《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申请商品交易市场登记。
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工商总局限期彻底脱钩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3号),各级工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市场管理与行政管理彻底脱钩工作已于2001年12月全面完成。
2004年8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第二批废止工商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商工商字[2004]143号),《商品交易市场登记管理办法》正式废止。至此,市场监管部门(工商部门)彻底取消了商品交易市场行业主管部门地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76号),1983年发布的《城乡集市贸易管理条例》自2017年3月1日起废止,授权部门(工商部门)作为农贸市场行业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同时废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和定位。
2018年3月,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为“市场监管执法”,不再是某个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是政府职能部门中专门负责具体行业或环节行政管理的派出机构;监管部门是政府职能部门中依法引导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准入、准入退出的机构,是依照法律和政策对市场经济进程和准入退出进行管理的机构。
监管部门可以有多个,但行业监管部门只能有一个。比如一个学校的行业监管部门是教体局,涉及的监管部门有市场监管、公安、卫生、应急等。设备、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由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涉及治安问题的,由公安部门处理;涉及疫情传播的,由卫生部门处理。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常常面临一个困境:一些行业监管部门总是以自己没有执法权为由,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承担行业监管部门的职能和职责,但在国家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背景下,行政机关必须在职责范围内行使执法权。
比如,近期部分市场监管部门因查处鬼钱被地方检察院问责。这是因为根据《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制造、贩卖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物品,可以并处生产、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市场监管部门不能作为《殡葬管理条例》的唯一执法机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民政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市场主管岗位职责,监管部门参与执法活动需要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民政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先民政、后市场监管的顺序联合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文号应当为民政部门的文号。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开会,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齐心协力推进工作。《三定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履行行业监管和部门监管职责,商业服务业的行业监管部门无疑是商务局。但是,作为市场监管部门,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履职、服务大众的原则,对所有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管经营者属于哪个行业、哪个场地,不管哪个部门是行业的主管部门,只要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一律依法查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市场监管局将发挥行政执法部门的作用,提高监管效能,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