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取消农非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你怎么看?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70 | 时间:2024-08-12 09:10:359月19日,北京官方发布消息称,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分,统一登记为常住户口。对于大家关心的土地问题,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陆杰华表示,农业转非不一定意味着放弃土地。即使真的放弃土地,也一定要在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缩小与城镇居民的差距。(新京报9月20日讯)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是国务院2014年提出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等30个省份均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这种性质上的区分体现了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也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但舆论的反应却耐人寻味,网友纷纷表示“拿走土地,农民一夜之间就身无分文了”、“让农民进城买房,坑爹啊”……总之,争议集中在土地政策上,专家们的“不一定”二字,更增加了大家的焦虑感。
简单地把农民转为非农民就等同于放弃土地,从而反对城镇化、攻击户籍改革政策,这样的思想和做法无疑是荒谬的。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几千年来,中国人根植于土地,有着强烈的土地依赖感。试图“夺”走土地,无异于威胁他们的生存。因此,舆论的激烈反应也是情理之中。这也提醒有关部门对农转非政策要有明确的态度,谨慎谈论“不一定”。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6.1%,但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化进展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仍然较低。要实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的目标农转非土地政策,还面临不少挑战。也就是说,与经济发展相比,我国城镇化进程仍然比较滞后。
城镇化滞后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比如,严重阻碍了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扩大,最终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比如,加大了城乡差距,二元结构的扭曲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可以说,城镇化滞后造成了农村严重的“留守”问题农转非土地政策,从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
显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必要的、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而户籍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专家、媒体在解读户籍政策时,要分清是非对错,利害攸关,不能用“应该、也许、但是、大概、不一定”等模糊的词语。如此,舆论自然会理性反应,偏激情绪也会逐渐消散。(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