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必备!英文简历翻译的正确姿势,你掌握了吗?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72 | 时间:2024-09-19 22:01:06毕业季毕业生英文简历模板,一份漂亮的简历是毕业生们的必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打磨,除了中文简历,英文简历也是必备,更别提外企或者外事的职位了。
如果问大家会不会写英文简历,相信很多同学立刻就会明白毕业生英文简历模板,“只要百度翻译可以做到,我会不会做无所谓……”
问题是...百度翻译可能也做不到。
我看过很多同学的英文简历,也翻译或者修改过一些,你觉得怎么样?
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错误的。
如果你的简历中这点英文写得不清楚,那么这份简历可能就不是“敲门砖”,而很容易成为打你脸的一块板砖。
我们的一般英文简历都是从中文版翻译而来,基本结构不变,比如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实习经历、校园经历、证书和技能等。但是翻译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如,你是否首先需要知道如何翻译你的母校?
还有人不知道吗???
对呀,很多同学都不知道。
这是一所师范大学吗?
这是什么学院?
该位置应该放在开始处还是结束处?
是XXX职业学院吗?
XXX是农业大学吗?
检查,一定要检查,确保在写之前已经清楚了解了所有的事情。
中国人喜欢“头衔”,最好能当众背出自己的“头衔”,嘴上说着“我不配”,心里却想着“不够,不够”。
简历也是一样,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推文,讲到“院士”的翻译问题。这是国内学者的最高“头衔”,一般翻译就是“院士”,甚至字典里也有写。但你这么一说,老外其实是没头绪的,因为英文里是“院士”的意思,跟中文里的“院士”相差甚远,解释成“a of the of”更贴切。
想想我们的履历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业一等奖学金”、“xxx比赛三等奖”、“最佳表演奖”、“道德风采奖”、“xx杯技能大赛预赛三等奖”……
它们除了让人眼花缭乱之外,有的还会让人感到害怕。
外国人:什么是“三好学生”?
我们:三,你知道吗?
外国人:?????
;或者XX班前X%,其中任何一个都比“三好学生”漂亮。
然后就是代词,我问过大家,为什么中国人的简历里很少看到“我做这做那……”这样的句子?
因为它非常口语化,读起来就像一篇短文,所以我们使用无主句。
现在的问题是,英文简历中的“I”、“Me”等等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例如:荣获市科技论文写作大赛二等奖
我获得了……的二等奖。
其实,只要你把奖项的名称写清楚了,就一定成功。
是的,主语,谓语,宾语,只剩下最后的“宾语”。
另外,要多用动词,特别是第一个单词要用过去时动词。
例如“设计并实施了XX计划”
我们最好写“和xxx……”
它读起来正式、简洁且清晰。
这里还有更多示例: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担任调音台制作人
为各大机构提供广泛的帮助演示。
与多位音乐家合作,为各大唱片公司制作演示唱片。
声音从小到大。
开发适用于大型和小型演奏会的声音配置文件记录设备。
在 各种 音频 上 .
相比我们,外国人对数字更加敏感,尤其是在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中的工作业绩要数字化、精确化,避免使用many, a lot of, some等模糊的词语。告诉人们你管理了多少人,取得了多少销售额等。
如果有数字,则必须写出。
雅虎前首席执行官梅耶尔在她的一份简历中写道:
#20 和 #1
她为什么不写“尽早”呢?
因为我怎么知道多早才算早期?对于像谷歌这样在全球拥有近 10 万名员工的公司来说,第 1000 名加入的人被认为是早期员工。成为第 20 名加入谷歌的人难道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吗?
有时用数字很难真实体现成绩的价值,所以会用百分比。比如我们要说自己的成绩有多优秀,没必要谦虚,只写“专业成绩排名5%”比写100分优秀成绩更有效。老师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检查简历格式的一致性,字体、字号、粗体、斜体、时态、英(美)式拼写、日期书写、标点符号等。书名、杂志名、电影名、音乐专辑名以及英文中出现的外来词(包括拼音,不包括人名)要用斜体);公司名要大写、加粗,比如(可能写成IBM在中国更顺眼)。
英文简历不一定需要附照片,因为会有“注重外表”的嫌疑。当然,具体要求要看公司。隐私问题、身高体重、性格爱好等同样如此。
说了这么多,希望我们的简历发出去能够成为闪亮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