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市场虽受冲击但潜力巨大,商务部等 14 部门印发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128 | 时间:2024-09-22 09:03:14“二手车交易的利润空间本来就很薄,很多情况下都是亏本卖车,每个月都有一些经销商坚持不住,退出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走访时,一位二手车经销商感叹。
当前,汽车厂商深陷“价格战”,在新车价格屡创新低的同时,二手车交易也遭遇波澜。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国内二手车交易PMI指数已连续16个月处于50%荣枯线以下。
但事实上,二手车市场发展势头巨大。财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约有1.1亿辆乘用车处于核心置换高峰期(即4-9年)。近日,商务部等14个部门印发《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对汽车以旧换新作出部署,同时也高度重视二手车交易,旨在唤醒汽车置换的市场潜力。
受访专家表示,随着政策落地,倒发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举措有望打破二手车交易的隐形障碍,交易体系将更加成熟和规范,二手车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车价格战冲击二手车交易
花乡二手车市场是北京最大的二手车交易市场,《方案》发布后的第一周,记者来到花乡二手车市场了解市场情况。
据现场经销商王经理介绍,这里的二手车库存量常年在5000余台,是华北地区二手车市场的风向标。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二手车经济环境分析,周日,也就是本该是最热闹的一天,二手车市场依然显得有些冷清。一些车商只是坐在露天摊位上等待购车者到来,大部分摊位上都没有顾客。
“看市场人流量就知道现在的市场行情,不是每家店的生意都好。”王经理说。
图片来源: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摄影:林润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不少车商也表达了类似感想。在新车市场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二手车市场受到的冲击也很大。一位经销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新车销售价格一降再降,除了现金折扣外,还给分期贷款借款人更多优惠条件。二手车的性价比优势在部分购车者的认知中已经不明显,二手车市场定价被迫持续下滑,利润已经十分微薄。
“二手车定价需要根据车况确定折旧率,并根据新车定价进行调整。在目前新车不断跌价的市场环境下,二手车交易的利润率远没有之前的10%二手车经济环境分析,能维持在3%~5%的标准就已经算是不错了。”王经理介绍了行业利润情况。
据现场车商介绍,除了二手车进价外,二手车商还需要承担装修、场地、手续等费用。装修费用一般在3000元以上,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大型市场的场地费用大多在每月1万元以上。这迫使一些二手车商在极端情况下亏本卖车,以尽可能收回成本。
以近期销售的一辆路虎极光为例,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这辆车进价是万元,最后降价到万元,仅购车成本一项就损失了1000多元,这还不包括购车后的打磨和两次过户费用。”
在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的同时,新车市场价格战对二手车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客户的购买意愿上。一位瞄准中档家用轿车的买家表示,目前的二手车市场基本符合他的价格预期,但他打算观望一段时间,因为他认为秋季二手车价格还会继续下跌。
与此同时,北京自1月1日起实施机动车环保新规,要求机动车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RDE满足标准限值、耐久里程20万公里。一位经销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这一变化意味着2023年7月1日前生产的机动车将不能进京,二手车车源和销售也将受到一定限制。二手车销售周期或将进一步延长,亏损风险也将加大。
华翔市场的情况并非二手车交易行业的孤例,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二手车经理人指数为47.8%。同时,自2022年10月以来,中国二手车经理人指数始终在50%荣枯线以下波动,反映出二手车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
“让更多购车群体接受二手车还需要时间,长远来看,我对这个行业还是有信心的,但目前整个二手车行业正处于大洗牌阶段,中小经销商生存艰难,大型车商也在谋求转型。”王经理说。
虽然目前行业整体活力不佳,但二手车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至2023年,我国二手车年交易量将由1492.28万辆增长至1841.33万辆,累计交易金额将由9356.86亿元增长至11795.32亿元。二手车市场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
防止二手车恶性价格战
4月12日,商务部等15个部门印发《促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领域推行汽车以旧换新。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发表分析称,政策导向将促进二手车便捷运营,并预测2024年二手车交易量将突破2000万辆,到2027年二手车交易量将突破2700万辆,并向3000万辆的规模迈进。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当前二手车流通政策瓶颈主要包括地方限制迁入、信息不透明、交易流程复杂等。针对二手车商、业内专家反映的限制迁入、交易流程繁琐等障碍,《方案》明确提出“通过二手车销售‘倒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破除各种隐形障碍”,同时发挥交易平台优势“推动二手车交易环节减少、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同时,在二手新能源汽车方面,《方案》在提升二手车信息透明度的过程中,强调“支持二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和估价平台建设”。
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市场份额达到3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二手车市场的占比也将不断提高,建立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的标准规范势在必行。
洪勇表示,构建健康的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市场,首先要解决好电池寿命评估和残值定价问题,制定科学统一的评估标准,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认证。其次要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保险制度,明确新能源二手车保费计算依据,稳定市场预期。此外,还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探索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和商业模式,形成产业闭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全国汽车产销量呈上升趋势,但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也使汽车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
对此,洪勇表示,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走向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也可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止恶性价格战。至于二手车市场,他建议建立公平透明、与新车技术更新相适应的二手车评估体系,确保二手车价值得到合理体现,从而维护二手车市场的稳定。
“在技术更新速度快、新产品频繁推出的今天,建立完善的二手车评估体系非常重要,这需要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车辆的真实价值和性能。”咨询公司合创智库研究主管张新元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道。
从长远看,二手车市场潜力的释放将成为推动旧车以旧换新的关键环节。张新元分析道:“在二手车流通环节,以旧换新政策或将刺激拥有旧车的消费者获得补贴更换新车,从而推动汽车置换更新,给车市带来较大的增量。”
出海或成二手车行业新方向
在促进二手车内部流通的同时,《规划》还指出,将落实二手车出口管理措施,提升二手车出口质量。2019年,我国开始二手车出口试点。根据预估数据,到2023年,我国二手车年出口量由最初的3000辆增长至31万辆以上,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同比增长率超过350%。
国际运输论坛(ITF)报告称,中国二手车出口增长迅速,未来十年中国对新兴经济体的二手车出口量可能超过所有OECD国家的总和。除国内需求外,出口到海外市场正成为二手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洪勇表示,我国二手车出口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市场需求量大的地方,出口车型可能以性价比较高的紧凑型、中型轿车、SUV为主,目标市场主要为汽车消费需求旺盛、二手车接受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今年2月,商务部、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宣布3月1日起实行二手车出口企业备案审核制度,标志着我国二手车出口试点结束并在全国推行该制度。此前,我国二手车市场已形成南沙、上海、天津、成都、霍尔果斯等地出口基地。
面对二手车出口这个前景广阔的蓝海市场,企业应采取哪些举措?张新元分析称,推动二手车海外业务发展,仍需从政策引导和保障入手,比如鼓励二手车出口营销模式创新、建立完善的二手车出口标准体系等。
洪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一方面,未来可以进一步放宽二手车出口政策,简化出口流程,给予出口退税等激励措施;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二手车行业质量监管,确保出口二手车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