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业跨行业联合发展,能否改变产业生态?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38 | 时间:2024-09-24 13:03:14房地产行业与家居行业同甘共苦。
流动性压力之下,白衣骑士救市大戏不断上演,继顾家家居102.99亿元转让控股权后,家居卖场“两大寡头”巨然家居和红星美凯龙也统一了步伐。
11月17日,巨然家居发布公告称,拟转让公司已发行总股份10%,并引入国有战略投资者北京金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集团”),总转让价格约为人民币22.32亿元。
宜家率先拿下建发控股的战略投资,此次股权过户将于2023年6月完成,三季报将与建发控股合并。此前,去年10月底,保利资本宣布收购皮亚诺20%的股权。
大行业、小企业、强渠道、弱品牌,这是家居行业的显著特征,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那么,这一波跨行业联手发展,将给行业生态带来哪些变化?面对行业寒冬和“抱大腿”,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的处境有多艰难?能产生多少1+1>2的协同效应,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据财联社11月24日报道,天眼查App显示,近期,车建兴、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益英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约3.04亿元。
输血与债务压力联手实现雄心
公开资料显示,金宇迪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制造、贸易与服务、房地产等,也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建材生产和供应商之一。
本次转让完成后,巨然家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变,巨然控股持股26.22%,其联席执行人汇信达建材、汪林鹏合计持股43.51%;第二大股东为阿里资本,合计持股14.22%,金宇迪集团成为第三大股东。
根据协议,金隅股份有权提名1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和1名非职工监事候选人。针对本次战略投资,金隅股份表示,将与居然之家在门店运营、房地产开发、装修业务、物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物流配送网络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协同亮点有两点:一是金隅集团推动自有建材贸易门店入驻巨然家园;二是金隅集团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优先向巨然家园门店租户提供装修材料。
居然之家还表示,将利用自身在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方面的经验,去运营金隅集团持有的部分商业项目,提升运营效率和收益。基于此,居然之家执行总裁王宁将此次交易形容为“强强联合”。
无独有偶,在耀祥收购宜家时,建发集团就表示,红星美凯龙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此次收购有助于为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与长期战略协同相比,解决流动性问题更为紧迫。据界面新闻报道,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居然之家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汪林鹏或可直接套现约21亿元。
据巨然控股在债市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5.62亿元,较今年年初的48.57亿元减少12.9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及非流动负债规模为73.79亿元,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相差38.17亿元。
此次股权出售所募集资金22.32亿元,有效缓解了上述短期债务压力,但无法完全填补缺口。
对于巨然家居来说,同样不易,2023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28.67亿元,较2023年初的46.18亿元减少17.5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借款及非流动负债38.62亿元,较年初的34.26亿元增加约4.36亿元。
年初货币资金尚能覆盖短期债务,但三季度末就出现了暴露,流动性压力的增减是肉眼可见的。
要知道,公司在回旋的过程中下了不少功夫,2020年居然之家通过定向增发股票募集资金35.95亿元用于门店装修升级等项目,2023年6月相应建设项目终止,将部分资金变更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规模约7.61亿元。
行业分析师余胜梅表示,继宜家之后,居然之家引入国资战略投资,为企业健康运营上了一层“保险”,有利于提升流动性和信心。但资本并不是万能的,虽然金宇迪集团以“白衣骑士”的姿态“输血”,但真正的救星在于企业自身业务的升级和造血能力的提升。居然之家的债务压力一方面源于行业上下游环境,另一方面与自身重资产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状况有关,引入战略投资后能否走出困境,还有待观察。
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押注失败
股息不含糊
这话不算太苛刻,最新一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居然之家营收、净利润均超越宜家,营收97.44亿元,同比增长3.33%,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跌24.99%至11.51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9.47亿元,同比减少17.45%。
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趋势加剧:营收约33.4亿元,同比增长6.15%;净利润约2.84亿元,同比下降41.3%。前两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25%、24.16%,加速下滑值得警惕。
长远来看,2022年的业绩已显露出疲态:营收129.81亿元,同比下降0.69%,净利润16.48亿元,同比下降28.44%。尤其是净利润相比2019年的31.55亿元几乎缩水一半,更不及2018年的19.53亿元,考虑到当年营收才84.2亿元。
人们不禁要问,企业发展质量到底如何?盈利能力又如何?
究其原因,还是门店出租率承压。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崛起,家居门店在前几年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扩张,如今房地产供需关系出现逆转,家居门店也因有效需求的减少而陷入困境,出租率大幅下降。
自去年以来居然之家装修材料,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家居龙头企业纷纷缩减门店布局,截至2023年6月底,居然之家在全国范围内净减13家商场,其中直营商场1家,加盟商场12家,截至三季度末门店出租率约为90%,而此前长期保持在95%以上。
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4.4个百分点至30.7%。
二是赌约失败。2019年,巨然家居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同时签署了对赌协议,巨然控股等承诺2019年、2020年、2021年,巨然家居连锁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6亿元、24.16亿元、27.19亿元。后因疫情影响,该承诺调整为2019年、2021年、2022年,巨然家居连锁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0.6亿元、24.16亿元、27.19亿元。
即便如此,承诺仍未兑现。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90.2亿元、130.7亿元、129.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7亿元、23.03亿元、16.48亿元,同比增长-56.99%、69.76%、-28.44%。
2023年5月,居然之家公告称,以每股1元的价格回购业绩承诺人持有的2.41亿股股份,同时,业绩承诺人返还2019年至2021年收到的合计约7100万元现金分红,自然,这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流动性。
承认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其中又有多少失误、误判和战略思考呢?
这边业绩不达预期,那边分红却大手笔。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上市公司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2022年按分红方案计算,含税),巨然家居分别现金分红4.7亿元、3.38亿元、10.48亿元、13.02亿元,四年合计分红31.58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5%、25%、46%、79%。据统计,汪林鹏及其一致行动人四年共拿走了上市公司约19.6亿元(含税)的分红。
诚然,分红可以回馈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但分红的规模和时机一定要把握好,如果力度过大,容易损害公司的成长性和后续竞争力,不利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我们来看看,上述业绩走势,大家的信心有多大?更多的用于业务提升、转型战略布局、新业务培育,是不是会更好?
基于此,外界对金隅集团入股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业务协同、战略决策优化寄予厚望。若双方均有全屋装饰业务发展,合作协议约定将推动各自全屋装饰业务融合发展,扩大全屋装饰业务整体规模,同步完善“建材、建筑、装饰、装修”一体化产业链。
中信证券指出,对于巨然家居而言,还可依托金宇迪集团的产业资源及国资背景,推动门店入住率企稳回升,同时助力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不过金隅集团的业绩也不容乐观,其营收主要来源于水泥为主的建材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业务,近5年房地产开发业务占比维持在30%左右,2022年则下滑至25.14%。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491.4亿元,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下降77.7%。其中,新型绿色建材销售业务营收387.2亿元,同比下降0.8%,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111.6%;房地产开发运营业务营收109.9亿元居然之家装修材料,同比下降33.2%,利润6.6亿元,同比下降50%。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725.95亿元,同比下降8.77%;归母净利润约1061万元,同比下降99.54%。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均增加35%以上。
双方业绩均面临压力,这场“联姻”是强强联合,更是集体温暖,能带来效率效益的提升、战略战术的协同,让双方都感到满意,让我们拭目以待。
截至12月1日,居然之家股价为3.66元,与11月17日的3.56元相比基本停滞,市场仍在观望之中。
单季度亏损超7亿,需要吸取哪些教训?
相较于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在高线城市的占比更大,自有物业占比也更高。据斑马消费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91家,其中自有物业61家,面积639.16万平方米;同期,居然之家86家自营家居门店中,自有物业仅占16家。
重资产、重运营模式有利于构筑企业核心规模壁垒,但也增加了现金流压力和流动性风险,尤其在行业下行调整的背景下。这或许也是宜家率先引入战略投资者,甚至进行更彻底的股权、管理层变革的原因。为缓解流动性危机,红星控股将红星美凯龙转让给建发控股,创始人车建新甚至交出了控制权。
2023年8月,建发集团总经理郑永达出任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出任董事、总经理。同时,建发一批核心高管进入管理团队,占据了14个席位中的5个。
大幅度的调整意味着管理风格和策略的改变,如何统筹协调、新的管理层能否尽快整合成型、最终效果如何等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时,对这笔收购案既有乐观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声音。建发集团宣布入股宜家后,股价一度震荡,并在2023年1月9日,即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股价跌停。
迎回白武士只是第一步,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需要业绩来说话。建发集团2023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24.21亿元,同比增长238.52%。大增源于将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确认重组利得。剔除重组利得,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仅为29.3亿元,同比下降20.14%。
待续…
本文原载于《守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