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探索培训+输出+品牌+保障模式,提升家政服务业专业化水平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02 | 时间:2024-09-30 22:02:02编者注
5月23日,人民日报第13版发表《河北石家庄提升家政服务业专业化水平——打磨劳务品牌拓展职业空间》石家庄蓉和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介绍我省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培训+输出+品牌+”保证”“一站式”模式。
核心阅读
河北省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培训+输出+品牌+保障”的“一站式”模式,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
“以前我是带孩子的,月收入只有3000元,现在接受培训后,不仅技术提高了,工资也高了。”四年前,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李华瑞报名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免费保姆职业技能培训后石家庄蓉和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她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河北扶嫂”保姆。找到一份有证书的工作,你的工资就会上涨。 “现在我每个月能拿到7000多元。”李花蕊乐呵呵的说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家政服务行业人才短缺现象加剧。为精准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培训+输出+品牌+保障”“一站式”模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劳务品牌,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等。采取措施培养家政服务业专业人才。
专业培训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旦发现老人喉咙有异物卡住,呼吸困难,拨打急救电话时,应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石家庄海川教室讲台前职业培训学校,一位培训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讲台下,同学们按照老师的示范,认真练习,并拿出笔记本记录动作要点。
“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意味着对我们从业者来说,职业发展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32岁的王露露是该校护理培训班的老学员。几年前,她只是正定县永安老年公寓的一名保姆。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了一名被鸡蛋卡住喉咙的老人的生命,并很快晋升为护理部主任。如今,她定期参加老年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你的技能并适应工作中的新要求。”
“近年来,报名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石家庄海川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吴福爱表示,为了提高培训的专业性,学校老师也要定期登门拜访,为用人单位服务,同时还不时去北京、杭州、上海等地进修。
“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市场竞争力和薪酬水平。”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兰如表示,目前市场对专业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巨大。她的公司规模很大,为石家庄3000多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服务。 “护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在5000元左右,接受过高级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工资会更高。”
学校提供培训,政府支付费用。 “我们通过招标委托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工等群体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桥西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周玉环说。 2022年,桥西区共安排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资金700万元以上。
石家庄市已将家政服务业相关工种纳入政策补贴范围。石家庄市通过支持定点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班,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同时,还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据统计,仅2022年,石家庄市就培训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9684人。
打磨品牌,打造就业“金名片”
上个月,女儿生产时,家住石家庄市裕华区的王晓霞提前聘请了“河北扶嫂”的月子保姆。相处下来,月嫂不仅把母女俩照顾得很好,还教给了一家人很多专业的育儿知识。 “现在,如果我有亲戚朋友坐月子,想请月子保姆,我会推荐‘河北扶嫂’这个品牌。”
“河北扶嫂”是石家庄市培育的家政服务行业劳务品牌,涵盖保姆、月嫂、保洁、保姆、养老等10余种家政服务。 2022年,“河北扶嫂”不仅成功入选河北省省级劳务品牌,还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有了‘河北扶嫂’的金字招牌,我现在每月的工资收入就达到了几万元。”家住藁城区的胡亚丽曾面临就业困难。随后,她参加了“河北扶嫂”保姆、家政等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了家政服务证、保姆证、保健按摩证等证书,成为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现在我常年有工作,不用为工作发愁,而且挣的钱也很多。”胡亚莉说道。
“劳务品牌给相关员工贴上了‘就业名片’,形成了‘质量证明’,用人单位用工放心,员工就业更稳定。”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作礼说。社会保障局。
建立技能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完善品牌培育政策,对认定的市级劳务品牌给予品牌建设单位每品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近年来,“河北扶嫂”已石家庄市涌现出“石门家政”、“思怡家政”等一批知名家政服务品牌,带动就业效应不断扩大。 2022年,仅“河北扶嫂”、“石门家政”、“思怡家政”三个家政服务品牌就可带动就业7653人。
石家庄市还“点对点”将家政工转移到北京、天津等城市就业,实现了“培训+就业”无缝对接。 2019年,石家庄市在北京建立了首个家政出口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已与石家庄市95家家政公司签订企业加速服务协议,近三年已成功选送2400余名家政人员到北京就业。
保障权益,消除从业者后顾之忧
说起最近石家庄市家政行业召开的一次会议,在桥西区金玉花园工作的住家保姆康晨丽笑得合不拢嘴。 3月30日,石家庄市家政服务行业召开首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石家庄市月嫂、保姆、老人等六种工种的最低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等工人。协商、最终审批并签订国内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工资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我们从制定家政行业的工资标准入手,减少家政行业员工的不平等待遇。”石家庄家政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徐建芬说。
现在,石家庄市家政行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行业标准和权益保护体系,彻底消除了从业者的后顾之忧。 “我们进公司的时候就缴纳了‘雇主责任险’,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我们是可以得到赔偿的。”康辰礼说道。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制定了《新业态相关企业劳动标准指导意见》《石家庄市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只规范了包括网上预约家政服务员在内的新就业形式劳动者的劳动标准,但对用工情况、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目标和内容。还提出了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我们对养老人员实行差别化岗位补贴,对取得高级技师、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同等职业能力证书的一线在岗养老人员,补贴标准提高到每月分别200元和150元。”石家庄市养老协会秘书长王俊海表示,目前,石家庄市养老行业正在积极推广养老院护理服务人员雇主责任保险制度,进一步保障养老人员权益。
下一步,石家庄将继续努力提高家政工人服务技能,发展员工型服务业企业,增加家政服务有效供给,改善家政服务人员工作环境,推动转型升级和规范化。发展家政服务业,帮助更多人就业、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