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证的信息登记:涵盖从业人员、家政机构及诚信信息等多方面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70 | 时间:2024-10-13 22:00:58图2 上门服务凭证特点
(三)上门服务凭证信息登记。信息登记主要涉及五个方面。首先是从业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居住证或暂住证(可选)等基本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现住址;服务类型及专业知识、学历、培训情况、健康检查、保险信息、下属家政服务机构、就业承诺书等基本信息。二是所属家政服务机构信息。注册信息包括工商注册信息(法人身份证/企业负责人身份证、工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家政服务企业诚信承诺函件、经营地址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及家政服务企业相关资质证书。三是员工诚信信息。根据登记类别,由相关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网络中心”负责登记并定期上传系统更新。四是服务行为信息。服务机构主要登记并上传员工的签约日期、服务主题、协议时间等服务行为信息记录。五是服务评价信息。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构建评价体系,支撑客户评价。服务评价必须以客房服务相关标准为依据。服务投诉由服务机构解决。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提供投诉信息登记和管理(见图3)。
图3 上门服务凭证信息维护
(四)上门服务凭证管理。统一上门服务证件(含电子上门服务证件)制作和信息监管,制定《上海市家政服务人员上门服务证件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上门服务人员上门服务证件管理办法(试行)。登记、培训、制作、申请、发放、注销等管理由员工所在家政服务机构签字(见图4)。
图4 上门服务证书管理模块
(五)上门服务证书培训。培训对象为在上海从事家政服务的从业人员和家政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服务机构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社会知名度;无严重违法行为或重大质量投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节假日市场保障供应等。持证上门服务作为行业自律行为,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培训内容重点介绍上门服务证件的功能、申请流程、条件、资格、颁发材料、证件的使用、管理和注销、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法律常识、安全持证人的知识、电器操作和安全、家庭护理等。家政培训管理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家政培训管理流程
2.构建信息追溯系统支撑
(一)建设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是上海家政服务上门持证服务项目的配套组成部分。逐步探索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完善建立服务信息追溯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追溯全市家政从业人员的真实身份。追溯家政服务机构的服务资质,追溯家政服务行为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见图6)。
图6 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
(二)拓展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功能。查询检索:家政人员查询、家政服务机构基本信息查询。追溯与追踪:员工的追溯、服务工作经历的有效追溯。服务评价:对员工的服务评价、规范性评价,并向家政企业反馈信息。诚信评价:从业人员及家政服务机构的诚信状况。行业统计:对服务调度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进行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整合家政服务大数据、后台数据分析、趋势分析。资源配置:对家政行业的高峰和低谷进行预警和计划配置,合理配置资源,连接供需。行业监管:向主管部门提供行业动态数据,作为行业管理和改进的依据之一。
三、营造良好的认证服务环境
(一)制定地方标准支撑。制定了《家政服务机构管理要求》(DB31/T 1045)、《家政从业人员基本要求》(DB31/T 1046)、《家政服务追溯管理规范》(DB31/T 1046)三项上海家政地方标准。 DB31/T 1047)。其中,《家政服务追溯管理规范》明确了家政服务使用者、从业人员、服务机构“铁三角”的信息追溯要求,将持证上门服务提升为上海市的自律行为。家政行业。根据《家政服务追溯管理规范》,从家政服务源头入手,进而基于行业发展,逐步建立覆盖服务全流程的追溯管理体系。在提供服务之前,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完整的家政服务智能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通过家政服务员登记管理系统,可以形成家政服务可追溯的基础信息平台,对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员和顾客进行评价。提供服务时,出示家政服务凭证,确保家政服务过程信息可查、质量可控、纠纷可追溯。服务提供后,通过标准化的服务评价体系,为顾客提供安全、优质的家政服务。
(2)提高含金量和提振作用。 《上门服务证》定位为行业工作证。信息是否真实、权威,是持证上门服务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实践中,严把“三把关”,提升上门服务凭证价值。企业承担责任。管家所在公司负责核实注册信息并承担“证”的管理责任。系统验证。身份证信息录入上海家政服务信息追溯系统,必须经过身份证读卡器识别后方可录入。警察查了一下。以发放家政服务证为契机,对接受培训的持证人信息进行核对,并与市人口办居住证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比对,核实持证人身份证的真实性以及是否有犯罪记录记录。
(三)坚持市场推广。市场化推广是持证上门服务成功的关键,必须实现供需平衡。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广大群众形成用证、核查、核查、评价的良好习惯,市场需求方倒逼用证上门服务的供给方。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使用“认证”家政工,评价“认证”人服务,从根本上增强认证上门服务的市场活力,打造“诚信安全”上海家政服务市场。
体验效果
上海探索家政服务以“上门服务证”为载体,以信息系统为支撑,构建市场化监管模式,有效促进了家政工诚信安全服务,巩固了主体地位。发行企业主体。管理责任完善了政府对家政行业信息服务的监管。对于家政服务人员来说,上门服务证明定位为家政服务人员的工作许可。持证家政人员须提前提供《信用授权书》上门家政服务,授权发证公司和监管部门依法查询其信用信息。持证上门服务成为管家诚信、安全服务的标志。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选择有上门服务凭证的管家上门家政服务,其利益受到侵害,上门服务凭证的“可查询、可追溯、可评价”功能可以让消费者追究责任。 ,增加额外的安全层。对于家政服务企业来说,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对持证家政工的审核、控制和管理,已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常态经营行为。
截至2018年6月,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上海拥有持证上门服务从业人员5万余人。上海带证的家政服务得到了家政从业者的认可、家政企业的支持、市民的欢迎。山东、安徽、宁波、天津等省市商务部门已来沪调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