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月嫂月收入近 1.8 万,高薪背后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00 | 时间:2024-10-18 13:03:07“我和妈妈、婆婆在手机前站成三角队形,和同样出城的月嫂进行了视频通话,她也出城了近一个小时。我们询问了从紧急处理到一切事宜。” “孩子的疾病、孕产妇注意事项、健康证、身份证等。”回忆起去年初找月子保姆的经历,陈二觉得又好笑又沮丧。
陈二说,她早就听说在北京很难找到月嫂。她去年8月份预产期,所以年初她就开始询问、预约月子保姆。 “因为请的月子保姆是熟人推荐的,所以费用比较便宜,26天一共1.2万。北京的月子保姆平均要1.5万/月,特级的要1.8万/月。”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所有单位从业人员平均月工资为7855元/月,月嫂月收入是该数据的近一倍。这只是高薪的另一面。做了十五年月子保姆的张青说,“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的。你不仅能看到工资高,还能看到月嫂花了多少钱。现在月嫂这个行业比较混乱,缺少有信誉的月嫂。”
目前,按照业务类型,家政服务行业可分为母婴护理类、养老类、小时工类和其他类四大类。 2018年7月,商务部发布《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发展报告》显示,母婴护理在家政服务业中占比超过30%。尽管近年来家政服务业发展迅速,但规模以下家政服务企业数量是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近三倍。行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与此同时,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其中,北京家政服务人员缺口在20万至30万之间。
在种种矛盾中,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促进家政服务业质量提升和规模扩大,提出了社保补贴、培训补贴、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等一系列措施。此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曾先后发文,提出多项发展家政服务业的优惠政策。
但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陈二”的需求、月嫂市场的健康发展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稀缺商品
“安排、预约”是张庆与客户沟通时使用的高频词。张庆表示,月嫂一般需要提前六个月预约,告知预产期,签订合同并缴纳押金,防止雇主临时毁约。
张青说,作为月嫂,基本上是24小时值班。白天,我一般六点左右就起床,开始照顾孩子。同时,我还要给妈妈准备一天六顿饭。 “晚上不管孩子什么时候醒,你都要起床安抚孩子。只有真正喜欢孩子,才能继续从事这个行业。现在很多家庭都需要月嫂,来自普通家庭、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家庭。”阶级家庭到上市集团公司的CEO,我也遇到过,收入逐年变高,一般都是在完成工作后(26天到52天不等)休息一段时间。一两周,一年的纯收入就在12万元左右。”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也显示,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全国18.2%的家庭有未成年人照顾需求,35.6%的家庭有老年人照顾需求,30.4%的家庭有双重照顾需求。由于需求,近年来家政服务市场总规模保持20%左右的增速。 2017年,我国国内服务业营业收入4400亿元,同比增长26%。
一位家政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各类家政人员供大于求,甚至有的公司的小时工,不需要培训,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工作。工资是35元/小时,节假日工资翻倍。”
北京爱农养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华告诉经济观察报:“为了找到在职员工,公司甚至与贵州吕梁、河北、河北等地的家政培训基地签订了协议。”其他地方,每年都会派出家政服务人员到公司。其次,鼓励家政人员介绍老乡、朋友加入。”
“月嫂就更稀缺了,做月嫂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保姆做起,从大孩子到婴儿,再到刚出生的婴儿。有经验的保姆工资一般在6000-8000元。”月子保姆一般价格在1.2万到1.5万/月之间。”张金华说。正因为如此北京家政公司钟点工,月嫂行业的一个常见做法是,客户向公司支付费用,公司再支付给月嫂30-70%或者二十八分。对于普通管家,公司每年只收取一次管理费,不参与佣金。
如何提高品质?
目前,家政服务人员主要分为三类:家政服务员自行寻找雇主提供服务;家政工通过中介公司找到雇主,并向中介机构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的员工,即家政服务公司聘用家政工人,并向其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支付工资并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和一项住房公积金,同时雇主向家政公司支付费用。
张金华管理的北京爱农养老有限公司属于第二种。
张金华告诉经济观察报:“登记了,就是服务人员和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年收取一次中介服务费,500元到800元不等。之后,家政人员直接签一份合同。”与客户签订合同,公司不再参与分享。”
《意见》提出,适应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要求,大力发展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要带头发展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加大对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的社保补贴力度。张金华表示,发展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主要是为了提高家政人员的稳定性,让行业更加有序发展。
在《意见》发布之前,一些省市也开始探索鼓励员工型内资企业发展。例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广东省雇员制家政服务企业资格认定及社会保险补贴申请办法(征求意见稿)》。符合条件的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可申请社会保险补贴。按实际支付额的50%计算,累计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多重政策叠加作用下,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还能活吗?不少中介家政公司对此表示怀疑。
北京一家中介家政公司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北京的家政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中介,这是市场长期发展形成的默契。如果没有强制措施或者特别大的优惠,政策,一下子就很难扭转。”
张金华表示,要根据集团的情况判断市场是否适合员工型家政企业发展。 “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年轻人很少,所以即使在北京参保,退休后也拿不到北京的养老金。其次,她们来北京是为了做生意。” “如果他们想在北京长期发展,如果给他们提供保险,他们的工资就会相应减少,所以他们更不愿意缴纳社保。”
张庆说,他2004年进入月嫂行业,第四年离开公司,依靠口碑和客户推荐直接与客户对接。 “离开公司的原因是公司不可避免地会收取佣金,我们只是希望能赚更多。这几年,我们不用担心失去客户,订单纷至沓来,我们可以也自由安排我们的空闲时间。”
然而,此前保姆虐待幼儿、老人、盗窃财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让“小而散”的家政服务行业充满争议。
张金华表示,月嫂、育婴保姆这个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保姆的极端案例确实会对平台产生影响,但这些案例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和评价,不能因此说中介公司不好。目前家政服务行业比较特殊,不太规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为了保证月嫂质量,张金华表示,平台将为月嫂建立考核机制,审核其是否合格。同时还会定期进行培训,包括母婴护理、专业哺乳等方面的培训。行业内对月嫂没有强制考核等级。公司主要根据客户的反馈、年龄、经验等,将月嫂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谁将填补空缺?
“十年前,学院开设了这个专业,经过六年的努力,结束了最后一个招生期。虽然该专业还印在招生目录上,但去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了。”学院首页介绍道。对于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消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杨根来的话语中充满感慨。
杨根来表示,之所以没有坚持开设这个专业,是因为招不到学生。四五年前,这个专业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班级不超过两个,总共不超过一百人。全国1429所高职院校中,只有20余所院校还坚守该专业,而且还在努力。与此同时,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家政服务专业招生情况却每况愈下。
《2017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成都的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家政工年龄在45岁以上,25岁以下的不到1%。为此,《意见》提出,原则上每个省应有至少一所本科院校和若干所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含技工院校)扩大招生。
“在近年来多项政策的鼓励下,很难预测家政服务、管理类专业的春天即将到来。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最终需要考虑是否能够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杨根来谈经济观察者报称,近年来,职业院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学校)该专业的发展并没有随着家政服务业的扩张而明显发展,甚至出现了萎缩。主要原因是市场尚未健康发展。
如何解决招生问题?
在杨根来眼中,首先是产业需要形成链条、形成规模。他说:“家政服务机构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北京家政公司钟点工,这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甚至干预。同时,传统的职业认同感是最大的影响。”对此,政府还需要积极引导舆论,加大宣传力度。作为劳动强度大、流动性大的行业,政府也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在政策鼓励家政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扩大现有劳动力进入家政服务行业成为大城市解决市场空缺的措施之一。
以北京为例,从2017年开始,北京先后与河北、沉阳、吉林等地签署了发展家政服务业合作框架协议。家政服务人员在当地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后,直接派往北京的家政服务公司。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已向北京、天津等地输送合格家政服务人员1.4万余人。
对于家政职业教育的未来,杨根来表示,“我充满担忧,但也希望它能像医疗护理行业一样蓬勃发展。毕竟现有劳动力终将老龄化,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年轻人的进入。”
【轻松获取购房资讯,快来关注乐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