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乱象频出:虚假宣传、保姆质量难保,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01 | 时间:2024-10-23 22:03:10“服务乱收费、价格不透明”、“保姆的技能和素质与商家介绍严重不符”、“家政服务态度差、没有经验”……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政服务业正在进入发展时期。但一些行业乱象逐渐暴露出来,记者已对此展开调查。
问题:公司涉及虚假广告,保姆质量难以保证
近日,陈女士在天猫投诉平台投诉五霸有限公司欺骗消费者。原因是她在58到家平台上花了9100元请了一名保姆。保姆到来后,陈女士觉得与自己的需求不符,于是与58平台工作人员沟通,58平台工作人员拒绝让保姆离开。到家四个小时后南京口碑好的家政公司,陈女士认为保姆确实不合适,于是向58平台工作人员通报了相关情况,并为保姆做了薪资安排。第一个保姆离开后,工作人员只是象征性地向陈女士推荐了几位与她需求不相符的保姆,最后推荐了一位“简历打包”的保姆。到达后,陈女士发现他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经过询问,发现他简历造假,于是陈女士给他结算了工资,安排他加入公司。
陈女士说,在与五霸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前,工作人员口头承诺每天可以匹配10名以上保姆,并书面承诺如果半个月没有合适的保姆,全额退款。当陈女士询问首笔配套费用时,公司承诺不会裁员。陈女士说:“拒绝了两位阿姨后,我等了一个多月,公司却没有安排新的阿姨上岗。但合同页显示,有一位阿姨一直在任职”这显然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发现该公司虚假宣传后,陈女士多次向五霸有限公司申请全额退款,但均被拒绝。对方称需扣除初始匹配费加上每月2400元的服务费。陈女士认为五霸有限公司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要求其支付三倍的经济赔偿。但客服态度消极,多次沟通无果。
由于行业缺乏监管和监管,保姆收取高价却不愿意工作,破坏雇主家中的智能电器,窃取现金和贵重物品。近年来,家政行业接到不少消费者投诉。记者近日在黑猫投诉中输入“家政”一词,发现相关投诉超过2700条。
调查结果:家政服务经营不规范,买证、无证上岗等乱象时有发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家政服务公司对于“黄金月嫂”的认定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证件齐全,如保姆证、产后康复证、催乳师证等,并且会做食物、日常护理知识”,有的则“根据照顾孩子的数量和机构的声誉”雇主”,还有一些公司要求“一般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根据技能考核”、“大量订单并通过考试”。对于消费者日常所熟知的“金牌月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而是由家政服务公司自己决定,让消费者无法选择和识别。
事实上,大多数家政公司普遍对员工的学历等条件要求并不高。记者在58同城上看到,无锡市新吴区新生儿母婴服务中心、南京悦雅新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58到家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宣布直接招聘保姆岗位,每月招聘一名保姆。工资6000元。到1.2万元,对经验、学历等没有限制。记者打电话询问时,“58之家”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只是做普通保姆,公司对学历没有任何要求,经验,或者是否有相关资格证书。只要会做饭和相关的清洁工作就可以工作。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高端保姆,只需向公司缴纳1000至2000元的培训费,6-12天即可拿到证书并开始工作。
省消保委调查发现,不少家政公司存在不培训、不考试就交钱、拿证、或提供证书考试答案等“买证”现象。当消保委体验人员暗访58家时,该机构工作人员现场给办证人员打电话。添加证书申请人员的微信后,对方表示不用学习,交钱就可以申请证书。一张证书售价500元。体验者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或考试。他们花了1500元,考取了三张证书:保姆、早教导师、辅食营养师。新晋奶爸高先生就是“买证”现象的“受害者”。他说:“我通过58同城找到了58到家家政服务公司,广告上说所有保姆都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直到发生纠纷的时候,我才发现公司推荐的阿姨都是网上找的,根本没有经过培训。都是用钱买来的假证书。 ”
专家建议:完善行业标准,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正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但标准体系尚不完善,行业发展不平衡。许多消费者难以了解行业真实状况,遇到虚假宣传、乱收费等问题,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面对家政行业的各种乱象,有关专家建议,要加快建立健全家政行业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南京口碑好的家政公司,从市场角度进行具体规范和评价。准入、机构资质、人员素质、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要加强人员管理,建立回访机制,利用大数据建立统一的员工信息数据库,严格监督考核员工的身份、技能、简历、体检信息。
当前家政市场中,服务机构和平台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时要擦亮眼睛,做到“三看三注意”。首先看家政公司的业务资质和服务内容,注意是否有营业执照,服务人员是否有健康证、工作证、资格证书等。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家政公司。熟悉、信誉好、服务规范、合法,而不是在小区张贴广告或四处走动的“野家政”。二是仔细阅读家政公司的合同协议和账单,注意书面合同的内容,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条款尽量详细,避免因以下原因损害自己的权益:不平等的合同、不明确的格式条款或不明确的协议。同时,不签订合同不缴纳定金、押金,谨慎选择提前服务项目,保留有效单据,不与家政人员签订“私人合同”,避免出现问题维权困难。三是看家政公司服务人员的素质。关注培训经历、获奖情况以及过往服务中是否出现过投诉或纠纷。综合考虑家政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避免服务不到位、事故等情况发生。
江苏经济报记者 蔡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