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成都蓝润·V 客尚东小区地下室承重柱被拆事件引发关注,政府部门及时介入调查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5 | 时间:2024-10-27 13:01:41

图片 1.png

兰润·V科尚东小区一期门口。孟双奎 摄/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孟双奎成都报道

“事情已经差不多解决了。”

10月23日,秋日暖阳下,成都兰润·V柯尚东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然而就在几天前,小区因地下室承重柱被拆除,引发了一场风波。

10月19日,成都兰润·V科尚东小区业主在社交媒体爆料称,该小区地下室承重柱被擅自拆除,裸露钢筋严重弯曲。此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广泛关注。 。

政府部门迅速对此事做出回应。成都市成华区住建交通局及时介入调查并发布事故报告。报道证实,开发商蓝润地产在未通知业主的情况下拆除了涉事承重柱上的混凝土。该局立即组织兰润地产、设计施工单位、业主代表召开协调会,并达成解决方案:责令兰润地产暂停施工,邀请省建科院专家现场进行检查、识别色谱柱并进行修复。该计划将进行论证,并在计划获得批准后恢复工作。

受此影响,近期该小区二手房成交情况并不理想。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业主对此事仍存疑虑。他们担心承重柱的问题不仅限于被拆除的两根,还质疑整个小区的施工质量。此外,业主还对开发商在发现承重柱出现裂缝后没有及时通知业主表示不满。

对此,记者致电蓝润集团希望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蓝润集团尚未回电。

两根柱子存在施工缺陷

图片 3.png

涉及的两根柱子已被封闭和覆盖。孟双奎 摄/

“承重柱都是一起建造的,不可能只有这两根柱子有问题。”业主陈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担忧。

10月21日,成都市成华区住建交通局通报此事,确认兰润V科尚东小区一期开发商在未通知业主的情况下拆除了涉案承重柱混凝土。该局组织兰润地产、设计施工单位、业主代表召开协调会议,达成解决方案:责令兰润地产暂停施工;邀请省建科院专家进行现场勘察,识别立柱,论证修复方案;计划获得批准后将恢复工作。

据此前媒体报道,开发商在9月下旬检查小区时发现地下室承重柱出现裂缝。为了避免业主恐慌,他们没有立即通知他们。参与检查的第三方机构后来认为,涉事柱支撑上方区域为社区绿化,裸露钢筋弯曲是正应力造成的。目前采用四根钢柱临时支撑的施工方法是合理的。如果柱子混凝土不符合标准,将其拆除并用符合标准的混凝土重新浇筑也是业内常见的修复方法,不会影响结构安全。

不过,上述第三方机构也提到,此类情况一般是在施工时发现并修复的,交付后出现此类情况属小概率事件。陈女士认为,业主看到裸露的钢筋产生警惕是正常反应。即使他们不是一期业主,他们现在也担心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对此,成华区住建交通局表示,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项目所在东华社区表示,社区高度重视此事。一方面积极安抚业主情绪,另一方面积极配合专业技术部门。大家都希望能够妥善处理这起事件。

10月23日,也就是记者走访的当天,涉事的两根柱子已经被围起来,三名穿着四川建科工作服的人正在里面工作。记者看到,围栏内放置着各种工具。该工作人员自称是施工队的,只负责浇注水泥浆。其他事项尚不清楚。

不少业主表示,现在需要对柱子进行维护和加固,等待修复方案出来并经省建科院专家审核后再施工。虽然业主对相关部门的反应速度和处理方式感到满意,但陈女士也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人出面解释这两根存在施工缺陷的立柱最初是如何通过检查的。

受此影响,近段时间该小区二手房成交情况并不理想,不少购房者暂时反悔并要求解除合同。有业主表示,他们了解到有几名拥有一期两套单位的卖家正在与买家洽谈。 “卖家当然不愿意退出,但买家不确定现在住在这个小区是否安全。”

对此,记者致电蓝润集团,希望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蓝润集团尚未回复电话。陈女士认为,有关部门、开发商和地产商必须认真对待此事,尤其是地产商。

高流动率引发隐患

图片 5.png

友利坊商厦工地上,矗立着蓝润项目的广告牌。孟双奎 摄/

兰润·V科尚栋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科技大学地段,由成都兰润兴茂置业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由兰润集团创始人戴学斌100%持股。

记者注意到,在四川政审平台上,蓝润旗下的大量房地产项目收到了业主投诉,涉及成都、绵阳、南充、达州等城市。其中,蓝润天府MIC项目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地段。 10月22日,有业主投诉蓝润不履行合同,未按时完成项目建设,未按时交付房屋,且未继续投资建设,导致项目半途而废。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地段,有一块长达数十米的蓝润天府MIC广告展板。 “蓝润打造新经济人物之城”的口号极为醒目。展板后面,围着的是蓝润旗下的另一个“地王”项目,该项目的建设进度极其缓慢。

2015年3月23日,蓝润以9.24亿元收购春熙路核心区约13.52亩商业地块,折合楼面价1.71万元/平方米。该地价为2015年成都地价前1,当年成都地价前2、4也出自蓝润之手,足见蓝润当年的实力和魄力。

图片 7.png

友立方商业大厦施工现场。孟双奎 摄/

但蓝润的势头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以春熙路商业地块为例。根据规划,该项目容积率6.0,总建筑规模约8.5万平方米。由一栋超高层商业楼组成,建筑高度约129米,商业面积约3.6万平方米。由约16000平方米的办公楼组成。

9月21日,建设单位中核集团官网称:“成都友利坊商务楼项目顺利完成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任务,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新阶段综合建设”。也就是说,该项目已经开发了9年,基础部分刚刚完成。

10月23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项目施工门牌上显示的施工单位为中核华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内容为“优立方商务楼项目”。施工现场大门紧闭,难以窥探工程具体实施情况。哪个阶段。

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业主正在维权。业内普遍认为,蓝润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2007年,蓝润集团总部迁至成都,并在成都开发多个住宅项目。 2013年开始,蓝润开始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蓝润在成都收购了19块土地(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其中不少拥有单价“地王”。 “当时蓝润突然就出来了。”知情人士表示,蓝润出售的不少地块溢价很高,完全是“红眼”。只要蓝润想要拿下,其他房企就没有机会。

对于高溢价、高拿地频率,蓝润也做出了回应:就是要成为高周转企业,进入成都第一梯队。当时的蓝润高层也坦言:一年做三个项目还是三年做一个项目?目前来看,蓝润肯定会选择前者。

知情人士透露,蓝润当年很少进行项目融资,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保证项目运营。频繁拿地的情况在行业内极为罕见。

据悉,2013年,蓝润在成都收购了9块土地,耗资高达50亿元。同年,蓝润年销售额仅为50亿元。 2015年,专家判断,在正常市场情况下,蓝润春熙路地块最终可能难以实现盈利。 “我不明白蓝润的逻辑,如果前几年想转向商业地产,那么它的做法就完全违背了当​​时的市场状况。除非它想上市,但还没有上市。”还没有被列入名单。”

记者注意到,业主陈女士于2014年购买了兰润V科上东一期房产,当时正是兰润地产的高成交时期。不确定这次舆论事件是否与蓝润高换手有关,但几年后高换手的隐患逐渐显现。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蓝润地产2016年至2018年年销售额分别为136亿元、165亿元、197亿元,进入国内。 2019年起,蓝润地产跌出榜单。克而瑞数据显示,其在2021年前十个月四川地级强市房企销售排行榜上排名第十,销售额仅为27.58亿元。 2023年销售额降至仅6.74亿元。

2024年9月1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蓝润集团已连续第九年上榜。在集团官网的集团简介中明确指出:蓝润集团是一家以农牧业、食品为主的多元化产业集团。曾经“响亮”的房地产板块转向了商业地产,但其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仍然很小。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成都楼市经历了强劲的上涨趋势,蓝光和蓝润都是这个周期的受益者。然而,随着这几年楼市的大力调整,经济出现下滑。依赖高周转的房地产企业,缺乏调整的灵活性,会显得被动。 “作为企业,我们要认识到,即使缩小房地产业务规模,也要交付好房子,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做好这些工作,也有利于扩张。”企业品牌,甚至可能翻盘。”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