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碧桂园发布业绩预告,展现民营房企韧性与稳健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16 | 时间:2024-10-28 22:01:59

克服楼市寒潮,碧桂园展现了民营房企典范的韧性和稳定性。

3月13日,碧桂园(02007.HK)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或录得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核心净利润,净汇兑损益等约10亿元至3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下同单位),预计股东应占亏损约55亿元至75亿元人民币。

公告指出,净利润数据下降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本期部分低毛利项目结转,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房地产项目减值准备增加;以及汇率波动造成的预期净损失。由于汇兑损失。

“上述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大多数都是非现金性质的。”展望未来,董事会表示,房地产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碧桂园必将抓住市场复苏机遇,实施新发展模式,持续追求高质量发展。道路,并与科技建设体系相结合,持续提高全循环综合竞争力。董事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房企净利润下滑成主流,碧桂园经营韧性显现

碧桂园信用评级2019_碧桂园房地产信托_

回顾过去两年,受新冠疫情复发、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行业政策等多重意外因素影响,房地产行业陷入极度困难。例如,项目交付进度缓慢、房价整体下跌、房企以价换量等因素,导致大部分房企结转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2022年房地产企业销售总额75.9685亿元,同比下降41.3%。房地产企业股权销售万元,股权销售面积3372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2.9%和48.1%,市场份额比上年下降12.3个百分点年。 2022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房地产企业达到130家,减少28家;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房地产企业达到20家,减少21家。典型企业年均目标完成率为73.6%。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恶劣环境下,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41.3%,净利润下降成为主流。许多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甚至破产。

碧桂园信用评级2019__碧桂园房地产信托

尽管寒潮席卷行业,但令投资者欣慰的是,仍有一些优质房企为行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例如,房地产龙头企业之一的碧桂园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通过精细化管控,努力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保持行业领先的销售水平,交付住宅近70万套,位居行业第一。目前,不存在拖欠或迟延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已成为监管部门认可的示范性民营房企,展现了足够的经营韧性和龙头企业的责任感。

到期债务全部如期偿付,碧桂园高质量融资实现良好开局。

纵观本次流动性危机蔓延引发的行业困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优质房企背后的财务健康和“造血能力”。前者为优质房地产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后者则直接影响优质房地产企业逆势实现中长期业绩。

随着行业竞争向“高端局面”发展,尽管受到行业波动影响,碧桂园作为民营地产龙头企业,仍保持稳健发展,后续经营前景乐观。

在债务偿还方面,碧桂园已按期偿还全部到期债务。不仅如此,公司还持续回购境内外债券,体现了核心管理层对公司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能力的坚定乐观,提振了投资者对优质民营房地产企业的信心。

碧桂园房地产信托_碧桂园信用评级2019_

销售运营方面,碧桂园2022年实现股权合同销售金额约3574.7亿元,累计股权合同销售面积4451万平方米。据第三方机构统计,碧桂园去年以4643亿元的全员销售额继续位居行业第一,体现了这家房地产龙头企业的韧性。

在交付层面,碧桂园也努力展现龙头企业的责任担当,积极调动资金和资源,推动项目进度,确保大批量产品按时、优质交付,全力以赴履行好自己的使命。对业主的承诺,全年交付近70万套。房屋。

据乐居财经统计,去年排名第二的中国恒大交付30.1万套,排名第三的万科交付28万套。碧桂园的交付量超过了第二名和第三名房企的总和。在行业中遥遥领先,体现了高品质。私营房企的责任和义务。

_碧桂园房地产信托_碧桂园信用评级2019

进入2023年高质量发展之年,碧桂园作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支持的仅存的少数优质民营房地产企业之一,充分保持融资渠道畅通,成功发行多种直接融资产品。

据了解,今年1月,碧桂园与中国民生银行香港分行签订融资协议,获得高达500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并获准在境内注册发行本金总额为200亿元人民币的中期票据。 ,成为春节后首家获批存架登记发放的房地产企业。

碧桂园持续的优质融资受到东兴证券、华通证券国际、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的青睐。 “随着保障性住房、‘三支箭’等供给侧政策的陆续出台,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有望逐步打通,房地产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有望改善我们看好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其中包括领先的优质房地产公司碧桂园。”

碧桂园总裁莫斌在集团2023年年会上表示,更多楼市积极的政策信号正在持续释放,市场肯定会复苏,但复苏进程肯定会出现分化。管理层对集团发展充满信心,提出今年不片面追求规模,真正走质量发展之路,构建以科技为基础的体系,持续提升全循环综合竞争力。同时,公司决策层也强调,要抓住市场复苏的机遇。未来的布局必须遵循市场导向,必须集中力量重点深入开发潜力更大的市场。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