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冷库管理制度:全面规范,确保质量与安全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102 | 时间:2024-10-31 13:03:35

仓员职责冷库岗位管理规定_冷库仓管员岗位职责_冷库仓管员累吗

仓员职责冷库岗位管理规定_冷库仓管员累吗_冷库仓管员岗位职责

冷库管理系统

全文目录

1、冷库质量方针和目标

2. 职责和权限

一、仓储总监的职责

2、制冷班长职责

3、冷库班组长职责

4、电工班长职责

5、制冷工的职责

6. 维修工职责

七、托管人的责任

8. 波特的职责

3、冷库环境卫生及设施卫生控制要求

1.环境健康

2、冷库及设施卫生

3、人事管理

4、有毒化学品安全卫生

5. 病虫害防治

4.冷库管理规定

1、储存温度管理

2、冷库设施设备的管理

3、冷库计量器具管理

4、库存产品管理

5、仓库作业管理

6. 进出库管理

5.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 目的

二、适用范围

3、职责

4. 标志

1、冷库质量方针和目标

1、冷库质量方针目标由库车间根据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并报公司经理批准。

2 冷库质量方针目标不得与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相冲突,并应满足支持上层目标的要求。

3、冷库的质量方针是:以优质的服务、严格的管理,创造一流的冷库环境。

冷库的质量目标是:

1)、出入库数量准确率、账卡、物品符合率100%;

2)冷藏温度(进出库货物除外)应保持在-18℃以下;

3)冷库内昼夜温差不超过1℃;

4).冷藏产品分类、码垛、标签合格率100%。

4 冷库人员应熟记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5、公司通过员工培训、工作考核、内部质量审核等方式确保质量方针目标得到落实。

2. 职责和权限

仓库车间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文件规定进行操作。部门负责人负责领导、监督和检查本部门各级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开展工作。

一、仓储总监的职责

一个。负责仓库进出库的管理,负责库存材料的管理;

b.负责冷库管理及冷冻产品的储存质量;

c.确保本部门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2、制冷班长职责

一个。确保本部门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b.根据库存情况和冷库温度合理安排开关电时间;

c.按时检查仓库,确保冷库温度低于-18℃;

e.按时组织冲霜,保证降温效果;

f.按规定组织设备大中修及日常维护工作;

g。按规定开放和管理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冷库班组长职责

一个。确保部门质量体系文件有效运行;

b.负责冷库日常工作的管理;

c.负责产品进出仓库的运输以及仓库内的码垛工作;

d.负责库存产品的识别和存储;

e.负责进出产品的核对和建账,确保账目一致;

f.负责冷库的卫生工作;

g。按规定检查储存温度并记录。

4、电工班长职责

一个。确保部门质量体系文件有效运行;

b.负责公司的电力供应;

c.负责公司电器的安装和维护。

5、制冷工的职责

一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启压缩机;

b.及时向部门领导或相关人员报告异常情况或潜在因素;

c.按时查书并做好记录;

e.按时整理糖霜并做好记录;

6. 维修工职责

一个。协助部门经理制定设备大中修计划;

b.负责设备的大中修及日常维护;

c.及时向部门领导或相关人员报告异常情况或潜在因素;

e.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冷库仓管员岗位职责,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

七、托管人的责任

一个。负责进出产品的核对和建账,确保账目一致;

b.负责库存产品的识别和存储;

c.负责产品进出仓库的运输以及仓库内的码垛工作;

d.按规定检查数据库并保存记录。

8. 波特的职责

一个。负责产品进出仓库的运输以及仓库内的码垛工作;

b.负责冷库卫生工作。

3、冷库环境卫生及设施卫生控制要求

1.环境健康

1.1速冻、冷藏能力与加工能力相适应。

1.2配备足够、合适的制冷设备,使冰箱温度保持在-18℃以下,昼夜温差不超过1℃。速冻库温度低于-30℃。

1.3 仓库应采用光滑、防腐、不生锈、易于清洁消毒的材料建造。

1.4 仓库配备温度计和温度自动记录装置。测温探头应放置在库房最高温度点。

1.5冷库配备足够的清洁、消毒和除霜设施。

1.6 冷库应配备足够的垫木和合适的装卸工具。

1.7 仓库内无污物、异味,环境整洁,布局合理。

1.8 储存冷冻水产品的库房必须是水产品专用冷库,不得与其他产品混合存放。

2、冷库及设施卫生

2.1冷库应每天清洁,保持清洁,无异味、污垢、霉菌、鼠类和虫害。

2.2 走廊、仓库的墙壁、地板、天花板、门应无冰、霜、水,并应及时清扫、清除。仓库内的排风管道和空气冷却器应及时冲洗和扫除,以提高冷却效果。

2.3 仓库内的搬运工具每班结束后必须用100%次氯酸消毒液进行消毒。消毒程序为:用水冲洗——必要时用肥皂擦洗——用水冲洗——喷洒消毒剂3分钟——用水冲洗。

2.4必要时对冷库进行消毒。消毒程序为:将所有物品移出仓库——停止冷却仓库,使温度恢复到0℃左右——使用乳酸热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使用3-5毫升乳酸)。 1-2ml水热熏蒸)/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或5%过氧乙酸溶液熏蒸/碘加热熏蒸。

3、人事管理

3.1 健康要求

3.1.1 从事仓储工作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必要时进行临时检查。不合格人员严禁上岗。新员工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3.1.2 患有下列疾病之一的冷库仓管员岗位职责,应从库位调出,除非有证明已治愈: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传染性肠炎等传染病和病菌带菌者、痢疾、化学浓缩物或渗出性皮肤病、脓肿、伤口感染、喉炎等有碍食品安全卫生的疾病。

3.1.3 教育员工及时报告任何患有或可能患有疾病的人。冷库管理人员应随时注意观察人员健康状况。那些有生病或受伤迹象的人应立即从储存处移走。

3.1.4 身体康复后,员工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重返工作岗位。

3.2 卫生要求

3.2.1 冷库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经常理发、洗澡、剪指甲等。

3.2.2 遵循规定的包扎程序,防止污染。

3.2.3 工作时遵守厕所规定。使用卫生间时需必要更换工作服并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3.2.4 执勤时禁止佩戴饰物(如手表、耳环、戒指等)和化妆。

3.2.5 冷库内禁止饮食、吐痰、吸烟;禁止将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带入冷库。

3.2.6 禁止外人进入冷库。经常进出冷库办理业务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满足冷库人员的卫生要求。

3.3 人员资质

机房制冷人员、维修工、冷库管理人员、搬运工必须接受相应的操作技术和卫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有毒化学品安全卫生

4.1 使用官方批准的消毒剂和灭虫剂。

4.2 专用库存应由专人保管,并在领用时登记。

4.3 必须有明显标志。

4.4 浓度配比和专人消毒操作必须符合文件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4.5 必须严格控制有毒化合物的使用,防止污染食品和包装材料。

5. 病虫害防治

5.1 苍蝇的控制

5.1.1 每天清理厂区垃圾,清除苍蝇、蚊虫孳生场所。

5.1.2 夏季每天对厂区进行喷雾灭虫。春、秋季根据情况确定喷药次数,并做好喷药记录。

5.1.3 冷库入口处设置风幕,防止苍蝇进入。

5.2 小鼠的防治

5.2.1 冷库门应密封,防止鼠、虫进入。

5.2.2 工厂采用捕鼠器、老鼠胶、鼠笼等捕鼠设施捕捉老鼠(不能使用灭鼠剂)。

5.2.3 每天检查冷库,确保无苍蝇、老鼠等害虫,并记录在虫害检查表中。

4.冷库管理规定

1、储存温度管理

1.1冷库应满足工艺要求。各类仓库应按设计中指定的用途使用。高、低温仓库不得混存。

1.2储存仓库温度应保持在-18℃以下,速冻库温度应保持在-30℃以下。在正常冷藏条件下,储藏温度昼夜升降不超过1℃。冷库人员每2小时检查一次冷库温度并记录。冷库内安装的自动温度记录系统必须全程监控温度,并保存电子版以供随时查阅。

1.3 产品的冷冻温度必须比低温冷藏室温度低3℃才可以转入仓库。如果低温冷藏室的温度为-18℃,则冷冻后产品的温度必须低于-15℃。未冷冻的热货不允许进入储存仓库,以保证产品质量。

1.4 各类仓库在不存放产品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冷冻室和低温冰箱应低于-5℃。

1.5 冷库管理者发现库温异常时,应填写库温异常通知表通知制冷队及其监管部门,并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库温。

2、冷库设施设备的管理

执行《设备管理规范》。

3、冷库计量器具管理

推行《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4、库存产品管理

4.1 产品按品种、规格、产地、状态、批次分别堆放,并贴有识别标签。原材料和产成品不得存放在同一库存中。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不得存放在同一库存。相互混淆的产品不得存放在同一库存中。未包装的产品不

你必须进入成品仓库。

4.2 仓库内不得存放影响产品卫生或造成污染的物品,不得放置障碍物。

4.3 产品不能直接铺在地面上,堆放底部应加垫板。

4.4堆放应牢固、整齐,便于清点和检查,便于进出仓库,并应有通风孔。货物码垛标准:

一个。距离仓库天花板0.3米

b.距顶排管下侧0.3米

c.距顶排管外侧0.2米

d.距墙0.2米无排水管

e.距墙管外侧0.4米

f.距离风扇1.5米

4.5 保管人应定期对库存产品进行核对,确保账、卡、项一致。发现缺失、损坏、临近保质期或其他异常情况的,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5、仓库作业管理

5.1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

5.2 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安全操作,防止损坏产品、产品标识和仓库设施。

5.3 装卸货物应轻拿轻放,文明安全搬运,确保装卸质量。

5.4 货物应采用冷藏车或保温车运输。托运时,保管人应检查运输车辆是否符合产品运输要求。如果没有,则应拒绝发货。

5.5 仓库内电气线路应经常维护,防止漏电,出库时应关灯。

5.6冷库怕水、怕潮、怕热、怕冷。库内不允许进行水作业,必须防止水蒸气进入保温层。

5.7 冷库内严禁产品掉落在地面上,以免损坏地面和损坏保温层。

6. 进出库管理

6.1 进货仓库管理

6.1.1国外原料产品入库时,有关部门应提前通知仓储部门,仓储部门应做好入库准备。

6.1.2 国外产品的进货检验和试验应符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

一个。货物到达后,生产车间或仓储部门填写《报检申请表》并提交给质检部门。质检部门按照相应检验标准/规定对原辅材料进行检验、验证和判定。

b.合同、协议对质量检验或者判定规则另有规定的,从其执行。

c.所有原辅材料必须经过规定的检验验证合格后方可放行(紧急放行和特许放行除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d.进口水产品入库,须查验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境货物通关单》,并留存复印件。

e.进口水产品入库前应当进行产品包装和感官检验。进口水产品如发现有下列情况的,将不予入库,并及时通知相关客户和检验检疫机构。

①.货物与证明不符、散装、组装或中性包装的;

②.腐败或发臭。

f.质检部门负责收集并向检验检疫部门报告进口水产品装卸过程中的废物。按照检验检疫机构要求,废物集中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6.1.3 外来产品入库时,由仓库保管员负责数量验收。根据相关单证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开具入仓单,具体记录产品名称、产地、入库时间、规格、质量、包装等,请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记入入库单将被输入到帐户中。当出现数量不符、包装破损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填写不适宜情况通知单,由采购人员或司机签字,提交生产部门审核处理。

6.1.4 对于进口水产品,仓库保管人负责建立进出境登记台账(包括货物信息和发货人信息),准备

遵守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监管。

6.1.4 车间加工的产品入库时,仓库保管员应验收车间出具的车辆入库单。仓库保管员必须每月月底与车间进行统计对账,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及时处理。 ,必要时进仓库检查货物。

6.1.5 仓库保管人应当根据质检部门的检验结果和入库记录对库存产品进行标识。

6.2 出库管理

6.2.1 已售或外购产品的交付。

6.2.1.1 产品销售仓库保管人根据生产部门或车间发出的发货通知单进行发货,并开具仓单,并请业务人员签字后入账。

6.2.1.2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单证手续不齐全的产品不得发货,包装破损或标签不清晰、不完整的产品应在发货前进行分类整理。

6.2.1.3 冷冻产品采用冷藏集装箱或保温卡车运输。装车前,保管人员应检查车辆是否卫生,并监督装卸队伍按规定操作。

6.2.1.4 进口水产品及加工品入库必须查验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进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正本第一联,并留存复印件。

6.2.2 车间原材料加工出库,生产部门根据加工情况下达出库单,仓库保管员下达订单。只有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出厂并投入使用(紧急/特许释放除外)。

6.2.3 进镜产品出库后,必须及时清理残留物,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6.2.4 入库产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出库,避免产品异常积压。

6.2.5 在原料使用台账上注明原料的采收、冷冻日期和保质期,确保原料在保质期内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转为非人用。消费产品。

6.2.6 所有可使用的原材料应有足够长的剩余保质期,以保证原材料的最终使用。

6.2.7 已开启或部分使用的原辅材料应妥善、有效地重新密封并贴上标签。敏感成分需要适当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改变原料原包装形式时,必须规定并标注开封后原料的保质期。例如,开罐后真空泄漏,保质期会明显缩短。

6.2.8 冷库保管人员应定期对产品进行检查、盘点。当发现短缺、损坏、产品接近保质期、保质期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记录并及时报告公司领导。

5.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 目的

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标识,防止不同类别、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混淆和误用,实现必要的产品追溯。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收货、储存、生产、发货各个阶段。

3、职责

质检部门集中管理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标识和成品包装的标识。

如果车间直接接收原材料,车间还负责对原材料进行标签标记。

仓储部门负责对仓库内存放的物料进行标识。

4. 标志

4.1 标识类型分为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4.2 产品标识

4.2.1原辅材料标识

a) 原辅材料入库时,仓库保管人员应按要求在相关记录和台账中填写标识内容,并使用标签或卡片对各类产品进行分类标识,并按照不同标识进行存放;

b) 标签或卡片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购买日期、检验情况、批号等;

c) 对于未加标志的原辅材料,检验人员负责核对、核对后方可加标志;

d) 保管人必须保持产品账、物、卡一致。

e) 车间直接接受原材料的,车间应负责按本节要求进行标记。

4.2.2 半成品标识

a) 生产过程中,生产车间可利用标志牌、容器、区域标记等对半成品进行识别和标记。生产记录中应记录产品名称、生产日期、负责人等相关标识内容。

b) 检验人员应按要求填写半成品质量检验记录并签字。

4.2.3 成品标识

a) 生产车间根据客户及法律法规要求对成品进行标签;

b) 产品标识丢失时,应重新验证、重新标识,并保存记录;

c) 成品最终检验和试验记录是成品交付的依据。

4.3 状态识别

4.3.1 监测测量状态分为待检验、合格和不合格。

4.3.2 状态识别的实现

a)原辅材料到货后,仓储部/车间填写《报检申请表》,保管人标记为待检并单独存放。检验部门将检验/验证报告及时转交有关保管人。经检验合格的材料,由保管人悬挂合格标志。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由保管人移至不合格区域,悬挂不合格标志,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b)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产品的检验状况可采用区域隔离/标牌/专用容器等方式进行标识。

c) 成品入库后,仓管员将检验标签贴在待检验的成品上。收到检验报告后,根据检验结果标注“合格品”/“不合格品”。

4.4 标志治理

a) 各部门按照4规定的职责实施和保护标志。

b) 必要时,质检部门应对产品标识作出独特规定。

c) 质检部门负责对各部门标志进行指导和检查

b) 标志不得随意更改。如发现标志丢失或损坏,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确认和重新贴标。

c) 原材料和成品转运时,必须有明显标志,并在进出单据上注明标签内容。

4.5 产品追溯

4.5.1 从原辅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全过程,特别是在原材料和成品转移时,对产品进行标识(如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批次、生产团队)进出境单据注明标识内容,确保可追溯至:

a) 原辅材料来源;

b) 处理过程的历史记录;

c) 交货后产品的分配和位置。

4.5.2 当顾客投诉或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车间将组织有关部门根据文件和记录对产品进行追溯。

仓员职责冷库岗位管理规定_冷库仓管员累吗_冷库仓管员岗位职责

中国

冷链

企业

目录

过去的建议: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