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放射性事件发酵,硅藻泥性能大释疑,行业期待揪出害群之马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74 | 时间:2024-11-03 14:01:23

放射性事件发酵:硅藻泥的表现释疑

业界回应:辐射是个别现象,希望找出害群之马

国庆假期期间,央视质量周报再次将硅藻泥放在了风口浪尖——上海市消保委的一份质检报告显示,3个硅藻泥样品被检出放射性核元素超标,还有不少硅藻泥的放射性核元素超标。企业实际净化功能远低于标称值。 10月14日,硅藻泥行业首次发声,称报道客观,但被曝光的企业只是个别案例。希望有关部门严惩这些“坏苹果”,并表示行业将配合质检部门提高质量,拒绝夸大宣传。规范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硅藻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购买时应遵循行业标准,不要轻信企业宣传。

审查

央视曝光硅藻泥行业质量问题

10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道栏目播出了硅藻泥绩效调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市场上17种硅藻泥产品进行了对比测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硅藻泥进行安全性能和产品性能检测,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游离甲醛和可溶性重金属铅、镉、铬、汞以及物质进行检测。测量了放射性核素。限量版商品。

对17个样品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个样品的辐射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不能用作建筑物的室内装饰材料或外墙材料。

甲醛净化性能达到行业标准的产品仅有4款。所有 17 个样品都宣传了其除甲醛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它们的甲醛净化性能相差很大,从26%到85%不等。 4个样品具有较好的甲醛净化性能,大于75%。净化性能较弱,不足40%。专家表示,甲醛净化性能低于40%的样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经过对6个标榜具有释放负离子功效的样品进行测试后发现,样品诱发的负离子量差异很大,两款产品相差近100倍。据介绍,目前行业内缺乏相关标准,无法通过这种方法衡量产品质量。

消息一出,各种有关硅藻泥的耸人听闻的新闻就沸沸扬扬。网上流传硅藻泥放射性严重超标、硅藻泥净化功能不足等说法。消费者也有疑问:他们心目中的环保材料硅藻泥还能用吗?

业界反应

癌症确实有,但别一不小心就伤害了整个行业

在10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环境功能材料工程研究所所长纪志江教授表示, “欢迎监督,实事求是,正视问题,规范发展。”他首先肯定了央视报道有关抽查情况的说法。总体来说是客观、积极的,也指出了行业存在的问题。他表示,硅藻泥产品放射性超标问题纯属个别企业非法添加,是行业的毒瘤、伤疤。 “这些企业被曝光后,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严厉打击违法企业,消灭毒瘤。”

纪志江还表示,害群之马并不是行业的主流,这也不是行业的真实情况。行业欢迎媒体实事求是地监督和报道行业存在的问题,行业本身也实事求是地对待媒体提出的问题。他还表示,“我从不走捷径,我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也希望能借此机会督促我们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不过,有一些自媒体通过央视报道发布了有关硅藻泥的报道。由于不实报道,该分行发表律师声明,呼吁媒体客观报道。

市场相对混乱,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纪志江还表示,在产品被抽查的17家企业中,只有6家是分会会员企业。其中,甲醛净化率达80%的两家企业为会员单位,随机抽查的另外三家会员单位均有净化效果。 “所以我们的会员单位还是很优秀的。”纪志江还表示,硅藻泥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主流企业都是分会会员,而本次抽检中抽检的分会会员中只有3%,因此抽检结果不能代表产品的实际情况硅藻泥行业主流企业。

行业实际情况如何?纪志江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坦言,目前市场上的硅藻泥产品确实参差不齐。 “因为硅藻泥行业上手容易,掌握好却很难。虽然它可以很有装饰性,但它的功能性却很难把控。”由于硅藻泥的特性,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硅藻泥”产品。 “藻泥”企业可以达到装饰效果,但实际上无法达到硅藻泥的功能标准,导致市场上硅藻泥产品的功能差异较大。

其次,他表示,硅藻泥行业在中国只有1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这是一个逐步走向标准化的过程。 “像个孩子一样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应用与选购,很容易生病。”据业内人士介绍,硅藻泥产品作为一种新型的室内环保材料,直到2013年才有了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墙体材料》(JC/T2177-2013)。长期以来,缺乏国家级或行业级质量技术标准来统一标准,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提升缺乏必要的标准,导致一些质量和市场问题一些企业的促销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是新产品首次进入市场时不可避免的阶段,也与相关消费者对这款性能产品缺乏了解有关。”

第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纪志江表示,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10多个有影响力的硅藻泥品牌,并具备了相应的规模。消费者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到合格的产品。据了解,国内硅藻泥企业约有500家,但分支机构成员有100多家,其中包括大型主流企业。

启动五项自查举措推动规范发展

同时,针对此次暴露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夸大宣传等问题,分会还提出了逐步规范硅藻泥行业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秘书长王静表示,主要措施有五点。

1、分公司将不定期与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联合开展产品质量检查。我们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不法企业。 2、分会将对各硅藻泥会员企业对外宣传进行管控,规范行业产品宣传,严禁夸大宣传和不科学的产品宣传。 3、分会依托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对会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改进情况进行监督。 4、分会随时检查硅藻泥会员企业执行产品标准的情况。 5、后续工作的实施情况将随时向各会员企业公开公布。

消费问题

五问硅藻泥

这一事件也让人们开始关注硅藻泥的各种特性。硅藻泥产品是什么样的产品?硅藻泥的性能可靠吗?专业人士详细解答了有关硅藻泥的所有疑问。

1、添加了硅藻土就一定是硅藻泥吗?回应:它必须是定量的和功能性的。

在央视的报道中,有评论称:添加硅藻土的就是硅藻泥产品。看来硅藻泥产品非常随意,充满混乱。

《硅藻泥装饰墙体材料》(JC/T2177-2013)标准制定者王静解释说,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据了解,作为唯一的硅藻泥国家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墙体材料》(JC/T2177-2013)对硅藻泥产品有明确的定义和技术指标。其产品定义为“以无机胶凝物质为主要粘结材料,以硅藻材料为主要功能填料配制而成的干粉状内墙装饰涂料材料”,其中“以硅藻材料为主要功能填料”。技术规范规定可以检测硅藻材料的成分。 “但它可以被检测到,而不仅仅是添加它。”王静说道。

王静介绍,标准附录A详细规定了硅藻材料成分的检测方法。大量试验和实验验证得出,只有当配方中硅藻土的比例大于10%时才能使用附录A。该方法使其可检测,大于15%更容易检测。认为无论添加量多少,添加硅藻土就是硅藻泥,都是不正确的。

王静还介绍,硅藻土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硅藻土的添加量太大,硅藻土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因为硅藻土不具有粘结强度。”据介绍,主流硅藻土产品的硅藻土含量一般大于10%。多于。 “硅藻泥的成分基本上是可以检测到的,可以肯定的是,基本上都在10%以上,大部分达到15%,甚至在20%到30%之间。”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硅藻泥的性能、卫生性能和环保性能指标。 “符合标准的硅藻土是添加的,但如果其他性能指标达不到标准,就不是硅藻土。”王静举了市场上一些产品在腻子或普通干粉涂料中添加一些硅藻土的例子。是硅藻泥吗? “如果它的功能性、环保性、健康性不符合标准要求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应用与选购,就不是硅藻泥。”

2、硅藻泥是中国特有产品吗?回应:确实是中国创新

近年来,硅藻泥在国内发展迅速,但对硅藻泥的质疑却一直存在。有业内人士反映,如果硅藻泥产品有这么好的性能,为什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少见到硅藻泥产品呢?这是否意味着硅藻泥产品不是主流?

季志江介绍,硅藻泥最早出现在日本。日本装修讲究环保、自然,而硅藻泥产品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就有硅藻泥的行业标准,但日本称之为“无机涂料”。 “目前,日本硅藻泥产品约占涂装市场的10%,新加坡市场也有使用。”

在欧美等国家,虽然也有专门出口硅藻泥产品的公司,但吉之江坦言,用得不多,但他认为,这也是国情不同造成的。 “欧美等国家注重DIY、自己粉刷、贴壁纸,但硅藻泥产品的施工相对专业,且其产品与施工融为一体,进入普通家庭的情况比较少见。”纪志江表示,由于硅藻泥的材质特性,在国外主要应用于工装,比如高端酒店。

在国内,硅藻泥产品的环保性以及调湿、净化、防霉等功能确实具有竞争力。再加上其自然、朴素的装饰特性,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加上公司的研发,这个产品发展很快。”季志江表示,但目前硅藻泥在国内只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涂料市场的份额并不大,还不算主流产品。 “但硅藻泥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项创新,再加上它本身的功能,值得发展和壮大。”

3、放射性超标的原因是什么?回应:违规添加导致超标

央视的报道中,最让消费者震惊的是,两家硅藻泥企业的产品被检出放射性超标数倍,对人体有害。为什么硅藻泥产品会出现放射性辐射超标的问题?

中材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黄强表示,放射性元素其实无处不在,包括你吃的食物、喝的自来水中都含有少量放射性元素。 “同时,应该看到,要找到一种富含放射性元素并超过我们现行限量标准的物质并不容易。”

黄强介绍,硅藻土矿物与其他矿物不同。许多其他矿物是由地质过程形成的,这可能导致放射性元素同时富集。 “当你得到这种矿物时,你的放射性元素也可能超标。比如像稀土矿物,钍和稀土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共生现象,是一种共生组合。”但硅藻泥中的硅藻土与地质作用形成的矿物不同,它是生命活动形成的矿物。 “原来它是有生命的,所以你可以想象,它不可能存在于放射性严重超标的环境中。也就是说,硅藻土的放射性核素超标的可能性不大。”黄强还表示,“事实上,我们在国内外检测到的所有硅藻土矿物中,没有一种含有放射性元素超标的。”

他表示,具体到硅藻泥,如果没有其他原料的人为添加,硅藻泥产品不可能造成核素超标。 “目前被检测出核素超标的个别产品,一定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忽视放射性元素的控制,导致个别现象的发生。”他认为,只要今后注意这些添加成分中放射性核素的控制,硅藻泥放射性超标的情况就可以消除。

4、硅藻泥真的有净化甲醛的功效吗?回应:是的,但产品净化率各不相同。

央视视频显示,不少企业声称甲醛净化性能在80%以上,但实际检测在40%左右,净化功能低于40%就相当于无效。硅藻泥真的有净化功能吗?

纪志江回应称,从上海市消保委的检测结果来看,有4家硅藻泥产品被认定为非功能性,13家企业生产的硅藻泥产品为功能性。所以硅藻泥具有空气净化功能是肯定的,但目前市场上的硅藻泥产品确实存在净化率参差不齐的问题。

那么硅藻泥是如何净化甲醛的呢?季志江解释说,从硅藻泥的成分来看,硅藻土是主要的功能填料。硅藻土具有多孔结构,有许多孔隙。这种矿物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强大的透气性和吸附性。性别。硅藻泥吸附水分子。甲醛分子与水分子的直径或半径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特别是甲醛物质。无机胶凝物质是主要的粘结材料。 “主要以石膏、石灰、白水泥等碱性材料为主,它们没有VOC挥发,还可以吸收弱酸性甲醛。”另外,甲醛在光的作用下稳定性会变差,有的企业会利用硅藻类产品,如泥浆产品中添加光催化材料来催化降解甲醛。

有消费者质疑,既然是吸附,肯定会饱和。如果硅藻泥饱和后释放甲醛,岂不是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纪志江解释说,硅藻泥对于甲醛净化既有物理吸附作用,也有化学吸附作用。化学吸附不解吸,而物理吸附则当温度升高时解吸。因此,化学吸附会将甲醛以化学方式吸附并使其固化,使其无害化,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此外,多孔硅藻泥材料还为甲醛在自然光、环境因素等影响下在其表面“进化”提供了条件。“至于净化量,取决于公司的配方。”

5、硅藻泥有负离子特性吗?回应:所有功能均符合标准

在央视的调查中,有6款产品被宣传具有释放负离子的功效。硅藻泥产品也能释放负离子吗?此外,京华时报记者了解到,不少硅藻泥产品还声称具有隔音降噪、防火保温等性能。对此,季志江解释说,硅藻泥的功能在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墙体材料》(JC/T2177-2013)中规定得非常明确。

“标准中没有包含的功能,不一定是硅藻泥的功能。”

京华时报记者查阅标准了解到,硅藻泥的功能技术指标包括以下五项:调湿性能。标准包括吸湿率、放湿率、体积含水率、平均体积含水率。各项指标要求: 甲醛净化性能要求大于等于80%;甲醛净化效果持续时间要求大于等于60%;抗真菌性能要求达到0级;抗真菌耐久性能要求达到1级。

也就是说,硅藻泥在调湿、净化甲醛、防霉功能等方面的功能是被认可的,但所谓的“负离子”、“隔音降噪”、“防火保温” ”都不是硅藻泥的功能。 “这些都是企业自己夸大的宣传。”

消费小贴士

选择可靠产品的四个技巧

既然硅藻泥产品确实具有净化、调节湿度的功能,但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如何才能买到靠谱的产品呢?季志江给出了四点建议。

查看产品执行标准

季志江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查看产品标签标准以及是否有检测报告。 “这还要看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据了解,检测报告上通常有检测单位的联系方式,可以打电话询问报告的真伪。 “我们分行经常接到要求举报的电话,我们可以协助他们核实。”

不要盲目相信夸大宣传

季志江给消费者的第二个建议是不要好奇。 “过分夸大功能的东西,不一定是合格的产品,最终还是要看硅藻泥的功能性。”纪志江表示,关于硅藻泥的功能性,《硅藻泥装饰墙体材料》(JC/T2177-2013)这个标准已经明确了——控湿、净化甲醛、防霉。 “除了标准功能之外,你必须三思而后行。”

建议选择品牌企业

季志江还建议消费者选择去品牌专卖店购买品牌公司的产品。他表示,在抽查的企业中,会员企业均未出现安全问题,表现优良。 “这意味着,如果你选择品牌公司或者会员公司,你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保障。”但消费者普遍对硅藻泥品牌不熟悉,无法判断哪些是主流企业。他们应该做什么?纪志江表示:“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卖场有实体店的企业,产品一般都比较安全。”

查看产品标识

据介绍,部分会员企业会使用分会会员单位的标识,以及净化、调湿等标识。 “如果正确使用这两个标识,就可以用手机扫描其微码进入我们分行的系统,查看相应的信息。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品质保证。”季志江说道。凡符合《硅藻泥装饰墙体材料》(JC/T2177-2013)标准的产品,均由分公司给予净化标签和调湿标签。 “带有这两个标志的产品至少证明是合格产品。”

据介绍,净化标志是一幅墙壁将黑色小刺球吸进墙壁并溶解的卡通图片,非常容易识别和记忆。湿度控制标志也是卡通图片。水分子可以像小洋娃娃一样进出墙壁。这两个标志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为注册商标。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网)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