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9 家 A 股上市股份行前三季度报告出炉,净息差缩窄成普遍现象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0 | 时间:2024-11-08 13:02:22

九家A股上市银行前三季报已出炉。

据上市银行三季报统计,第一财经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9家股份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1482亿元,同比下降2.49%。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032亿元,同比增长0.85%。

其中,5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净息差不同程度收窄,净利息收入普遍出现负增长。从资产质量来看,9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总体表现良好。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但拨备覆盖率仍呈现一定程度下降。但住房相关贷款仍将是未来资产质量调控的重点。

净息差收窄:7家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总体来看,上市股份制银行三季报显示,净利息收入面临压力。 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有7家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

跌幅最大的是平安银行。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0.60%至725.36亿元。光大银行规模略大于平安银行,为725.9亿元,但也出现了11.03%的两位数跌幅。衰退;华夏银行跌幅排名第三。报告期内,利息净收入470.58亿元,同比下降8.15%。此外,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下降4.78%、4.49%、1.01%。

今年前三季度,招行利息净收入1572.98亿元,位居上市股份制银行首位,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2.24%,但较去年同期下降3.07% 。还有两家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正增长,分别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同比分别增长2.39%和0.67%至1115.87亿元和1099.71亿元。

净利息收入放缓甚至负增长的背后,是上市股份制银行普遍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据中新社Wind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浦发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35%,较二季度末的1.48%收窄13BP。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79%、1.62%、1.60%,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7个BP、20个BP、1个BP。

业内观点认为,上市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收窄是由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连续下调、现有房贷利率调整、信贷需求不足、存款成本相对刚性、资产状况不佳等多重原因造成的。返回。

但部分上市股份制银行净息差出现收窄甚至回升的趋势。例如,中信银行报告期内净息差为1.79%,较二季度末上升2个BP,较一季度上升7个BP。同期,民生银行净息差为1.40%,较今年二季度末上升2BP。此外,平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招商银行虽然均出现息差下降,但较今年一季度降幅有所收窄。

“展望四季度,由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推进以及LPR调整的影响,预计利差仍有下降空间,但将保持稳定。”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

营收净利润承压:招行、民生银行双双下跌

总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普遍承压。

其中,5家上市股份制银行营收同比下降,3家银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下降。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中信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从收入规模来看,招行仍是唯一一家突破2000亿元的股份制银行,为2527.09亿元。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分别排名第二、第三,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1642.17亿元、1622.10亿元。元。

从增速变化来看,降幅最大的是平安银行,营业收入1115.82亿元,同比下降12.58%。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同比分别下跌8.76%和4.37%至1023.99亿元和1016.60亿元。此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收入同比均出现负增长。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

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看,报告期内有6家股份制银行该指标实现正增长。其中,浦发银行以25.86%的增幅排名第一,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2.23亿元。对于前三季度经营效率快速增长的原因,浦发银行在三季报中提到:一是信贷实现快速增长,为净利息收入稳定提供支撑;二是加强负债统筹管理,支付利息成本得到一定控制。三是主动抓住投资交易机会,积极增加投资收益;四是不断夯实资产质量,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负增长的3家公司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31.84亿元、630.06亿元、304.8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62%、3.02%。 ,9.21%。

谈及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兴业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一是公允价值变动影响,10年期国债利率短期内将上涨21BP左右;二是减值损失增加,今年三季度多计提28亿元。前9个月,同比多计提60亿元,增长14%。

进一步看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的经营情况,股份制上市银行普遍呈现零售收窄、公司业务加速增长的局面。比如,前三季度,招商银行企业贷款2.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个百分点;但零售贷款仅增长3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中信银行也有类似情况。零售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4个百分点。同期,企业贷款规模增幅是零售贷款规模的两倍。

不良率企稳:住房贷款是调控重点

总体来看,上市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趋于稳定。 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有5家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呈下降趋势,分别是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3家银行与上年末持平。其中兴业银行呈现上升趋势,上升0.01个百分点。

其中,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61%,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8%、0.94%、1.43%和1.17%,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招行不良贷款率最低。

此外,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6%、1.48%、1.25%,与上年末持平。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8%,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尽管不良贷款率得到一定控制,但多数上市股份制银行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其中,平安银行较去年底下降26.44个百分点,降幅最大。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对于上市股份制银行来说,房地产业务和地方隐性债务将是未来资产质量重点关注的领域。招商银行在三季报中指出,公司将做好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对大客户进行风险排查,严格执行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房地产市场减债一揽子计划,稳步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一、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浦发银行在三季报中也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的力度。房地产、零售业务等重点领域专题分析研究、专题推介、风险管控。同时,继续强化现金清收,加大市场化处置力度,积极研究拓展处置渠道,丰富处置工具箱,全力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

记者注意到,目前上市股份制银行房地产贷款管控风险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例如,平安银行三季报显示,该行企业房地产贷款余额达2519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801亿元,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大湾区、及长三角地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企业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44个百分点至1.34%。报告期内,招行房地产贷款余额2941亿元,其中80%以上分布在一二线城市。截至9月底,该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率为4.80%。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