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上海杨浦区试点新方法解决微老小区问题,合并6个老小区成未来改造方向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91 | 时间:2024-12-04 13:03:33

其中不少是老小区,房屋楼龄超过15年。

其中一些是商品住宅小区,不能纳入各类老旧小区综合治理项目。

长年累月的拖延,变成了各种长期存在的难题。

第一个困难是财产

要么没有物业经理,要么物业管理水平一般,平时负责倒垃圾、扫地。

第二个问题是公共空间少,绿化少,室内空间狭小。

第三个就是老生常谈的“停车难”。车辆经常随意停放。

有的被堵在门口,有的影响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针对此类微老社区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呢?

最近我们发现上海正在试点一些新办法

杨浦区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可供大家参考。或许是未来一个重大的转型方向。

快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满天星愿,张柏芝

01

杨浦将6个老小区合并为1个社区

资料显示,杨浦双辽新村社区建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共有6个住宅区,包括:双辽新村(1-61号)、双辽支路60巷、双辽支路70巷、许昌路1438号、许昌路1430号、许昌路1432号

来源:杨浦区人大

这6个社区共有3223户居民,分属2个居委会管理。

前三个小区户数为955户至1162户,规模较大,有物业管理公司负责。

后三栋是沿街独栋建筑,总共只有83户人家。

只有一家公司拥有房产,只承担基本的卫生、垃圾处理等工作。

信息整理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我们仍处于讨论阶段。我们实地走访发现,这六个社区确实具备了合并的基本条件。

首先,它们距离较近,建筑风格统一。

各个小区的居民经常互相走动,其中一堵墙上临时开了一扇小门。

当我走在小路上时,我根本看不出左右有两个住宅区。

它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走向了部分整合。

其次,6个小区分别由两个居委会管理,蓝燕物业也负责3个小区,各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基础。

本质上,这是一个“二合一”的过程

最后,这方面确实存在各种问题,亟待通过并购转型来解决。

与许昌路1430号、1432号一样,这两栋楼常年处于“失控”状态。

不设物业管理委员会,也不设业主委员会。完全依靠居民的自治。

台风期间,这里的居民经常遇到漏水和安全问题。他们非常希望这次合并能够成功,希望以后有房地产公司能够帮助他们。

几个大型社区因院墙较多,交通不畅,公共设施分散,无障碍设施不齐全。

面对种种问题,居委会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于去年9月启动了“六社区合并”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居委会进行了两轮线上线下咨询,收到近700份问卷。

涉及住房、实施、环境、管理、资金等3328项

10月17日提交区人大讨论,众多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社区居民代表齐聚一堂。

来源:杨浦区人大

共同商讨初步合并改造方案,并将尽快推动后续业主签字并实际实施

合并之后,大概有几个方向。比如,先把能拆的墙全部拆掉。

现有的两个居委会可以合并为一个,聘请新的物业公司统一管理。

增设部分停车位和公共健身设施等。

02

上海已经有住宅区合并成功。

事实证明,杨浦“六社合并”项目并非孤例。

不远处,同属杨浦区的燎原西路,早在2018年就成功推进了“一脉三园”工程。

打破燎原西路190巷、大虎山路1巷、铁路公房三个住宅区的围墙划分

新燎原花园小区成立

合并前和合并后

现在的小区大门有了新名字。

并列出了所有三个旧名字

据该网站负责人介绍,社区合并的主要原因有几个。

一是因为好邻居中心位于燎原西路190弄社区。另外两个小区的居民必须绕道才能进去,这对老年人来说尤其不友好。

其次,由于此前三个小区空间不大,存在违章建筑、缺乏合理规划、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停车位严重不足。

于是,在众多居民的建议下,居委会开始尝试“拆墙、合并社区、共同改造”的道路

首先,我们找到了杨浦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设计了专业可行的合并方案。

我们将继续动员社区居民,逐步将支持率从12%提高到20%、30%,最终一致通过。

当计划真正实施时,第一步就是拆墙

三个住宅区的所有楼层都重新铺设,外立面也进行了粉刷,使它们几乎统一。

随后,他们又共同拆除了144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腾出了足够的空间。

重新规划停车位布局、修复小区道路、安装大门

一下子增加了30多个停车位,成功将停车位数量增加了一倍。

公共空间释放后

即使经过“加电梯”这样的辛苦工作,合并后还是完成了9栋楼。

关于未解决的物业费问题,合并前,一小区无物业

另外两个小区的物业费分别为每月0.8元/平方米和0.18元/平方米,相差近5倍。

经过居民投票,燎原花园达成共识,按照0.8元/平方米的标准缴纳物业费。

“先管理,后调整收费。经过一次满意的试用,我成功与新的物业公司签约,现在物业费收缴率超过80%。”

一步一步走来,现在整个社区焕然一新。

曾经随处可见的违章建筑被公共绿地、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棚所取代,极大地释放了社区空间。

外观相似,居民一体,还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友好社区”,形成“一脉三园”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03

微蜂窝合并是大势所趋

我还整理了一些上海微蜂窝并购的案例

主要分布在虹口、普陀、徐汇等地区,微社区较多,人口老龄化严重

信息整理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这些小区陆续合并后,成立了统一的业主大会,组建了新的物业委员会,实现了物业管理服务的“提质提价”。

既解决了原来没有活动场地的问题,又改善了环境卫生问题。

也大大减轻了社区管理的负担,成为该地区的典范。

徐汇区华福社区围墙被拆除。资料来源:上海徐汇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微蜂窝合并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目前,湖北、云南、江苏、宁夏、山东、广东等省市已有社区合并成功案例。

信息整理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许多社区存在公共设施不足、管理资源不足、硬件设置老化等共性问题。社区之间的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不少是长期建设的“迷你社区”、“口袋社区”。

多地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形成区域、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微旧社区合并重组

首先,列出房型相同、品质相近、地理位置相近、管理面积较小的微型社区。

经过现场勘察和实勘,看看哪些小区符合“合并”条件

然后整合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管等相关单位的资源

合多为一,打通社区边界,逐步完善社区设施和服务,实现资源和空间共享

通过扩大规模、降低物业管理成本、对社区进行有序管理、提供一体化保安和保洁服务

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物业管理职责不清、社区公共资源不足等问题。

当然,合并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

上述车位分配、物业费、维修资金等核心问题

据相关负责人分享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关键少数居民的态度,他们最关心的是利润大账。

如果合并后整体规划通过,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出租和销售价值也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那么,这些人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困难就会得到有效解决。

合并后,不仅拆除了建筑物之间的围墙,还打开了居民的“心墙”。

老年人更愿意出去散步,有更多的聊天、锻炼的空间。

社区邻里纠纷投诉量明显下降,氛围越来越好。

04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房子随着人们的脚步逐渐老化。

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建设美丽家园、原拆原建、老龄社区改造、补充老年配套设施。

今天还推出了“融微旧社区”,力争为更多社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我们常说,任何社区,无论多么小,都不应该被遗忘

面对住房老化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大命题,

上海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未来一定会有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以上为正文,来自远山

这是真录君公众号的第5724篇原创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