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组长岗位职责详解: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42 | 时间:2024-12-30 14:05:09备课组长(教研组组长)的工作职责有 4 个模板。
以下是备课组长或教研主任职位职责的四种不同模板,供每所学校参考
备课组长的职责(模板 1)。
筹备组组长为所在年级组长,在学校年级和教学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该年级的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一条 制定本学科学期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策略、方法等,并组织教师实施,学期末撰写工作总结。
第二条 组织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等教研活动,保证教研的时间和质量,填报教研活动记录。
第三条 做好学科日常教学工作,定期查阅学科教师教案、出勤记录、作业批改等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督促学科教师采用现代教学方法,组织学科教师互相旁听,发现问题及时诊断处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条 明确学科教学业绩目标,共同分析弱班原因并帮助其改进,促进年级科目整体成绩的提高。
第五条 协助做好学科培训、竞赛辅导、课外活动等工作,督促教师按时完成并提交学校要求的材料,及时贯彻落实学校教学会议精神。
第六条 做好学科教师的思想建设。引导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与上级、同校一致,不抱怨、不抱怨;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清晰具体。
第七条 做好学科教师业务建设。带领教师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共享资源,加强协作,共同提高。特别关注年轻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以及学徒制配对的实施。
第八条 做好学科教师作风建设。指导教师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并提醒和制止违规行为;保持激情和进取的工作精神,争创一流;克服浮躁、拖延、形式主义,认真贯彻教学过程;正确对待名利,享受工作生活。
第九条 善于营造温馨的人文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和激情的工作氛围,形成信任、和谐团结、互助互助的竞争态势。集中学科教师智慧,团结同仁,齐心协力,加强攻关,狠抓落实。
第十条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做懂学科教学的人,做教改的引领者,做学科绩效的引领者教研组长岗位职责,真正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备课组长的职责(模板 2)。
1. 筹备组组长在教务处和年级系主任的指导下,开展本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落实教务处计划,拟定本年级的教学进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相对统一教学要求,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进度。
3、组织班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制定备课计划,讨论教学要求,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备课质量。要在单元教学前备课,完整填报项目,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适当,突出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每个备课小组必须每周或每两周举办一次小组备课研讨会。
4、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5、组织本组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内外作业,组织教师做好单元测试和月度考试命题,做好每次考试的成绩分析和质量分析,分析教与学情况,发扬光大,找出问题, 并及时补救。我们将研究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6. 每学期听取预备组 10 班以上教师的讲解,了解教学情况,听取学生和年级部门的意见,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7. 组织备课小组教师辅导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支持和配合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8. 具体、细致、耐心地帮助年轻教师并指导他们的教学,使他们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9、负责备课组的活动记录和老师参与活动的出勤记录。
10. 组织本组教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和组织学生的科技活动和社团活动。
备课组长的职责(模板 3)。
1. 根据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制定筹备组的教研计划,做最后的教研总结,并组织实施。
2.组织本组教师学习近三年海南高考命题的原则和方向
3. 备课组领导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确保全班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统一单位间隙。
4、组织小组老师做好单元试题、月度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
5、认真组织班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主要筹备人员。
6、认真组织本团教师参加公开课、同班异质竞赛、课程评比等活动
7、组织本组教师召开月度考试、期中、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会议
8、组织组团教师参与论文评审和项目申报
9. 筹备组组长每学期至少上课 20 次
10、服从学科领导的工作安排
备课组长的职责(模板 4)。
1、协助教务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起到模范作用,确保教务处的教、课、考核等要求得到落实,不推卸教务处的临时性工作和任务,有有人负责我帮,谁负责我的责任心, 按时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 每学期开始时,各教研(备课)组领导应根据校长办公室和教务处对本学期教研活动的要求,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在一周内制定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制定计划的要求如下:
1.规划应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确定指导思想。
2. 本学期的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实际情况。
3. 根据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学期的研究内容。内容应该是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
4. 措施应具体、可操作和可实施。
5.具体工作安排要落实到人、实施时间、实施内容和形式、实施方法。
3. 组织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材,研究教学方法,认真做好个人和集体备课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
1. 确定每周两次常规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一次在星期二下午,另一次每周一节课。
2. 教研组组长,会同各年级社区筹备组组长,经常组织集体备课,根据课程标准组织教材分析(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
3. 组织研究单元测试和形成性测试的形式、内容、方法和反馈,并严格控制质量。
4. 每学期组织两次“六正”自查。
4. 组织小组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组织教学科研活动的具体要求如下:
1. 每学期开学一周内,落实活动的人员、时间、班级、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并向教学部汇报。
2.组织教师在公开教研课前三天进行授课。讲座要贯彻四个基本,突出特色,体现教研力度。组长要做好讲课工作,提高讲课质量。
3. 主动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并通知相关老师听课。除了听小组的课程外,语言和数学系的准备组长还听取其他小组领导的课程。
4、听课后一周内,组织小组评价课,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评价,详细记录个别发言,对小组成员的课文进行总结和撰写。教研组组长应将各筹备组领导所修课的评价资料进行总结和撰写。语数教研组组长应听本学科备考组组长所有课文,语数教研组组长应听课不少于12节课。
5. 教研组负责人应与筹备组负责人一起梳理课程评价并向老师反馈,对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门课程进行评价。
6. 整理教研活动的讲义资料、教案、课程评价资料,并提交给相关部门。
5. 组织小组的学习活动。
组织学习活动的要求如下:
1. 一个学期组织不少于四次学习活动,其中至少两次为理论学习。
2. 确定学习活动的内容,学习内容应与学校的科研密切相关。
3. 主持学习活动,并提前将活动内容告知教师。主讲要落实到人身上,活动过程要被记录下来。
4. 学习活动提升讨论气氛,要求大家发言,并对个人发言进行详细记录。
5. 总结学习情况。
6. 经常组织各种研讨会。
6. 每月月底和期中末,各小组根据教研活动的具体情况,写出阶段性总结。
阶段摘要的要求如下:
1. 目标的达成。
2. 能够反映本学期的研究成果。
3. 本月和本学期取得的进步。
7. 作为教研组的负责人,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要求。
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学习一本书。
2. 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带头参与科研工作,并在活动中体现自身的研究成果。
3. 积极参与科研,积极撰写论文,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4. 强化角色意识,在全面了解教研组和所管理的备课组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除上述工作外,教研组组长还需要及时了解组内教师的工作情况,指导教师完成学校的工作和教研工作,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对组内教师的教学质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