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TOP100房企拿地总额9280亿元,同比下降29.7%,中海地产领跑行业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65 | 时间:2025-01-03 22:05:13去年10月以来,热点城市土地拍卖市场持续活跃,最终导致全年百强企业拿地总金额同比降幅收窄。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购地总额9280亿元,同比下降29.7%,降幅比前11个月收窄1.8个百分点去年的。其中,中海地产以股权拿地金额688亿元领跑行业,中国地产分别以583亿元和543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年内市场复苏步伐缓慢,大部分房企拿地规模和强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央企、国企和部分民营房企仍处于低位。”保持一定的征地投资规模。”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部主任刘水祥分析指出,2020年至2024年,企业购地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24年将2020年将低于30%。尤其是民营房地产企业拿地大幅下降,这与房地产企业的下行趋势、融资环境紧张、违约等有关。 “未来,如果不利于投资的因素消退,企业仍有望恢复拿地步伐。”
央企、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军。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测算,2024年拿地企业中,央企、国企、地方国资的数量和金额将占比80%以上。其中,央企、国有企业征地量约占50%。拿地金额前10名企业受销售能力、融资能力、交付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获取土地资源优势日益明显。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中建”公司房地产投资业务规模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中建一品拿地规模已升至行业第八位。中建智慧置地、中建九和、中建闽东福、中建信和等拿地金额也进入房企行列。
2024年房企拿地金额及面积排名前10名 资料来源:中植研究院
相比之下,征地金额的企业中,私营企业仅有11家,仅占征地金额的8.5%。具体来说,江苏、滨江集团等大中型民营企业不断拿地满足发展需要。其中,滨江集团以219亿元在2024年房企拿地榜单中排名第七,龙湖集团以68亿元排名第32位。
“随着行业清仓步伐加快,一些中小房企正抓住拿地窗口期,抢占土地资源,提高市场份额。例如,四川邦泰集团拿地超100亿元,保持较高投资规模;伟星地产、宁波江山万里、湖南韵达地产都在各自的重点城市积极拓展储备。”刘水说。
在2024年房企全面新价值榜中,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保利发展分别以1777亿元、1665亿元、1293亿元位列行业前三。与此同时,上述3家房企新增股权价值也突破1000亿元,分别达到1577亿元、1175亿元和1188亿元。其中,前10名企业2024年新增商品价值合计9835.5亿元,占企业的35.5%,新增商品价值门槛为121亿元。
2024年房地产企业新增增加值前10名 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
热点城市土拍热度升温
2024年以来,不少热点城市进一步优化土地拍卖规则、容积率和容量计算规则,完善土地规划设计条件和户型要求,支持优质住房建设,为房地产企业建设创造先决条件“好房子”。
从一线城市开始,去年陆续有地块不限价挂牌出售。在套餐类型限制方面,3月份,深圳发文取消“70/90”政策; 8月,上海发文优化“70/90政策”,调整套餐供应结构。随着中小户型优化面积标准提高、供应比例下降,更多大面积公寓产品进入新房市场,以适应当前住房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满足改善型住房的需求。
2024年8月15日,上海优化土地出让交易规则,对市场知名度高的地块实施“双高双争”措施。即热门地块不再简单地采用“价高者得”的模式,这意味着热门地块将经过两轮招标和两轮高质量建设标准的竞争。
去年四季度以来,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本土摄影热度持续提升。
以杭州为例,去年10月22日,杭州上城四宝七宝单元36单元成交溢价率达到29%;去年10月29日,杭州蜀山73号单元成交溢价率达到51%;去年11月15日和11月20日,杭州萧山澳体育博览中心、上城城东新城、西湖之江度假区三块地块的成交溢价率均超过30%;去年12月19日,杭州北干东单元地块成交溢价率达到76.5%。四新城中心区地块成交溢价率为48.83%。
再看成都,去年11月6日和11月15日,成都高新区贵溪街和锦江区柳江街两块地块的溢价率分别达到46.1%和44.4%。
2024年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前10名
去年11月27日的上海土地拍卖中,浦东新杨寺地块达到停牌价,溢价率达40.4%,进入“高质量建设”阶段;去年12月30日的土地拍卖中,徐汇地块触发停价,装修竞价达到7000元/平方米,配套公建竞价达到1840平方米。成为继新杨寺地块之后,上海第二块触发“双高双标”停牌的地块。
随着核心城市土地拍卖火爆,去年12月全国十大住宅用地成交门槛达到35亿元。北京、深圳各拍卖地块总价超过100亿元。其中,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地块以总价185.12亿元位列第一,创下深圳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新纪录。成交底价70388元/平方米,溢价率46.32%。
北京百亿元地块为丰台区万泉寺村棚户区改造项目FT00-0613-0024土地开发项目。交易总价110.54亿元。该地块也是近年来北京首块不设地价上限的地块。该地块以指导价出售。此外,上海两幅地块也入列,成交总金额达86.9亿元。
长三角城市群明显领先
2024年长三角地区依然表现最为突出,其前10名企业拿地金额排名第一,达到1848.4亿元。其次是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前十名企业拿地金额分别为1258亿元和919.3亿元。
从企业角度看,中海地产拿地金额在四大城市群排名前十。其中,中海地产拿地金额京津冀地区排名第一(384亿元),长三角地区排名第十(113亿元),粤港澳大区排名第四。湾区(93亿元)、中西部城市群。第九名(50亿元)。
此外,长三角拿地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绿城中国、招商蛇口和滨江集团。邦泰集团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拿地金额最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