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发布,重点打击医疗美容虚假宣传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7 | 时间:2025-01-22 21:09:20警报!传销公司伪装成家政公司:打着培训、特许经营旗号,不断发展并收取线下费用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第一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中国质量新闻网(记者付江平)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铁拳”行动的相关部署,2022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将重点针对民生、消费领域突出问题,聚焦“舆论最期待、危害最大”,在市场监管风险和压力最大的重点领域开展执法工作。同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聚焦重点消费群体、重点消费产品,开展“铁拳守护鹏城”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守护美丽”、“3月8日” ”三八妇女节专项执法行动等,重点打击医美领域虚假宣传等突出违法行为,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切实保护医美领域合法权益。消费者。
针对今年民生领域的“铁拳”行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精选了7起典型违法案件予以公布。
一、叶某堂鼻炎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无证生产经营药品案
2022年4月2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监管局将叶某堂鼻炎医疗用品(深圳)有限公司无证生产经营药品行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经查,涉案当事人在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批准文件的情况下生产经营“鼻炎灵”软膏,并声称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萎缩性鼻炎等。对鼻炎、额窦炎、化脓性鼻炎、出血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病症有独特的疗效。当事人的行为构成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行为。因本案当事人无证经营药品,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检察院”根据《解释》第七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办案机构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本案当事人的营业场所位于城中村,建筑物错综复杂。该案的查处,切断了违法链条,教育了犯罪分子。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深圳市家政公司前十名,不要迷信市场上流传的各种治疗鼻炎的民间偏方,以免延误病情的治疗。
二、刘某勇团伙生产、销售假冒侵权化妆品案
2022年1月10日,深圳市市场检验局药品检验科联合公安机关,捣毁了一个销售假冒侵权化妆品的违法犯罪团伙。公安机关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目前已有4人被捕。涉案货物价值约3000万元。
2021年12月17日,执法人员与公安机关对福田保税区一仓库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处存放有兰芝、雪花秀、海蓝之谜等进口品牌化妆品。经权利人委托代理人现场鉴定,上述化妆品系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2022年1月10日,市市场检验局正式收到权利人对涉案项目的鉴定结论。经营化妆品假冒注册商标的当事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相关规定,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该案是深圳市查处假离岛免税追溯码的首例案件。涉案商品价值巨大,假冒侵权品种多样。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部分化妆品上贴有海南离岛免税追溯码,还有2000多个追溯码未加贴。该团伙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进口化妆品时,使用了尚未开放公众查询的海南离岛免税品追溯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假冒的追溯码被私自印制并贴在产品上,并通过保税区的快递店发货,误导消费者认为所购买的商品是离岛免税店销售的正品。目前,市市场稽查局和公安局仍在深入调查涉案假冒化妆品的来源以及海南离岛免税追溯码的制作情况。
3、深圳某医疗美容诊所使用劣质药品、过期医疗器械案件
2022年4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监管局对深圳一家医疗美容诊所因使用不合格药品、过期医疗器械等行为,依法作出12万元的行政处罚。
经核实,南山区卫生局监管人员于2021年4月1日对深圳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进行现场检查,现场发现显微手术治疗室内存放有1瓶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诊所的。生产日期:2019年3月25日,有效期为2021年2月。一包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包有效期至2021年1月27日。上述药品、医疗器械均已过期。当事人使用劣质药品的,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处十万元罚款。当事人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的,依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处2万元罚款。
本案当事人声称,其过期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包有库存,不会供顾客使用,但未及时清理,导致过期。在现场未查获相关产品的情况下,执法人员依据南山区卫生局主管掌握的证据,认定当事人存放过期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包的地点系其经营。该地点不是仓库或其他存放物品的地方。当事人的行为仍构成使用劣质药品、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的行为。
该案的处理对医疗美容机构起到了震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医疗美容机构依法执业的意识,警示其加强药品使用管理。药品安全无小事。一旦出现使用、销售过期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予以严厉严厉的处罚,以促进医疗美容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深圳市家政公司前十名,保障药品安全,维护合法权益。和人民的利益。
4、深圳市福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2022年1月7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华监管局对深圳市付某汽车检测有限公司因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作出6万元行政处罚。
经调查发现,当事人于2021年3月31日对某品牌轻型货车进行车辆检验时,灯光检验不规范,未按要求配备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器。检查灯光项目时,通过车辆前移,灯光检查项目合格。该检验方法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中“6.8.4前照灯远光灯发光强度”的检验和检验要求,属于出具虚假检验和试验报告的行为。检测车身反光标志时仅采用目视检查。经询问,当事人未配备逆反射系数检测仪。该行为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表 4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对应方法 5 在车身反光标志安全装置检验中,要求“目视逆反射系数为太小了,必须使用专门的检测仪器。”当事人违反《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九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
涉案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被隐瞒。检查中,涉案机动车灯光检查项目前两次未通过,第三次顺利通过。侦查人员调取了车辆年检和监控录像,确认当事人通过了车辆年检。打开正面,使灯光测试通过。侦查人员对当事人的检测资质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检查,发现其未配备检测必备设备——逆反射系数检测仪。机动车检验是车辆安全行驶的关键环节。通过本案查处,发现了机动车检验行业的潜规则,有效规范了行业经营行为,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深圳市付某宝家政服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组织传销案
2022年2月11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宝安监管局对深圳市付某宝家政服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因组织传销行为,作出没收人民币共计元的行政处罚。法律。
调查发现,当事人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吸引人员到公司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并从参加培训的人员中培养成为加盟商,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不断要求加盟商培养人才参加培训和加盟。当事人采取培养人才、收取加盟费的模式经营,给部分低收入人员造成经济困难。调查过程中,宝安局仍收到多名人员投诉举报。
通过对该案的查处,宝安局成功查处了一家以家政服务培训、特许经营为幌子的传销公司,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阻止了传销危害的进一步扩大,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经营秩序。社会经济秩序。
六、深圳市吉某发展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
2022年3月29日,市市场监管局龙岗监管局对深圳市吉谋发展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未按要求办理价格备案变更等违法行为作出110万元行政处罚。
经查,当事人在2021年国庆假期期间出售商务办公楼,销售价格调整幅度不符合规定,且调整销售价格前未备案,违反了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法第十一条规定。监督措施。第二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登记的销售价格销售明码标价的商品房。确需调整销售价格且调整幅度超过登记价格百分之十五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在调整价格之前进行。”当事人在销售商务写字楼时的宣传行为和样板房的装修风格,对其所销售的商务写字楼的功能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 《中华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项规定:“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或者误导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荣誉等。他们的产品。消费者”。
房地产业与民生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尤为关心。该案的查处,有效打击了房地产行业虚假宣传,维护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规范发展。
7、东某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虚假维修电梯案
2022年3月2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汕头监管局对东某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因虚假维修电梯行为作出5万元行政处罚。
经调查,当事人仅在电梯维保当天到场更换电梯维保标志,并没有进入电梯机房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对电梯进行维保。使用单位管理人员未在《电梯维保报告》上签字确认。当事人未落实电梯至少每十五天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由用户经理签字确认。当事人对电梯进行虚假维修,违反了《广东省电梯安全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七项的规定。此外,涉事人员还因未按要求维护电梯而在2020年受到处罚。
电梯作为一种使用频繁、危险性较高的设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案中,当事人对电梯的虚假维修,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该案的查处进一步震慑了此类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体现了有效履行维护义务的重要性,产生了社会不良影响。提供充分的警告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