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拍卖or直卖谁主风流 二手车电商开始流行模式混搭?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220 | 时间:2022-05-18 21:08:09互联网渗入二手车行业那天起,关于模式之争论就从未停歇,“直卖和拍卖,哪个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能又快又高价的帮个人用户卖出旧车?”这是一个大话题,谁是主宰论战不休。
相较而言,C2C直卖模式的风头一度更甚,借助资本的巨大力量,玩家们先后投入了几十亿人民币,在广大用户的脑海中刷出了一个看似正确的观念,没有万恶的“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政治上非常正确,经济上最为划算,看起来完美无比,皆大欢喜得像乌托邦。
“真理”要经得起时间考验。最近, “二手车电商不再有模式之争”的新论调甚嚣尘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悄悄地出现了:有的以直卖为卖点的二手车电商,也做起了C2B拍卖的生意,不但如此,大量二手车商冒用个人买家身份,在直卖平台上拿车。这究竟是说明模式混搭开始流行,还是原有模式被证明不行?
二手车电商模式并不复杂。帮助个人车主卖车,主流就是2个模式,C2B主要解决个人车主卖车的痛点,方式为互联网拍卖,以天天拍车为例,全国竞价成交快。而C2C模式,方式为寄卖或者虚拟寄卖,也称之为直卖,以瓜子二手车、人人车为代表,知名度高,号称没有中间商。
但是,直卖模式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真的能做到吗?以国内二手车市场的实际土壤情况来看,有点难。
二手车是个极其特殊的商品,单价高昂、消费频次低,关键它还不是标准商品。某种程度上,可以和二手车类比的商品交易是二手房,但二手车的复杂程度更甚——每一辆二手车的价格会因为它的车龄、里程数、维修保养记录、颜色、地域、甚至一道车身划痕而改变。这就使得中间商很重要。
它需要寻找车源、为每辆二手车整修、定价、寻找买家并促成交易。这当中涉及大量专业能力、服务和信用背书,这都需要中间商。也就是说“B”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即便任性砍掉“B”,“C”和“C”之间直接牵手也会存在各种问题。
广告打得再响亮,也不能违背人性。人性就是对二手商品天然的不信任,特别是二手车这样复杂的大宗产品,需要反反复复地查看、纠结。我们也接触过大量的用户,起初在直卖平台上卖车,经历了反复看车、砍价,最后价格还是不满意没有成交。正是成交效率的大幅落后,也让这些平台对披着个人买家的二手车商睁只眼闭只眼——能带来成交就好。
相反,对于大宗低频的商品而言,拍卖的模式是最能体现商品实际价值。与互联网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拍卖的优点。从概率上来看二手车寄卖模式,它比网络上直卖碰运气更值得信赖。
道理是通用的。在汽车文化最为发达的美国,主打二手车直卖为主的Beepi今年年初如流星般陨落。真的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打了广告有流量,却难转化是C2C模式面临的困境,处于困境中的企业也自知,所以开始悄然探索C2B、B2C模式。“预付个人车主车款,将个人车车源集中在下线统一售卖”;“或与车商合作,暗箱操作将车源销往B端”,C2C模式为何选择自己打自己的脸?
有业内分析人士开始为这种尝试辩驳,称“因为创业者明白模式并不重要,关键是在实际过程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此来适应用户的需求,C2B、B2C和C2C模式一起做,总有一款模式适合你”。
其实,模式混搭并不说明模式不重要二手车寄卖模式,反正更加说明其原有模式存在问题,效率不高、转化不好,只有转换模式,但“打出去的广告、泼出去的水”,出尔反尔太难看,只能用模式融合来做解释。只是,广告词是不是也得改一下,不然怕是涉及虚假宣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