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政后,看房量有所增加,那深圳房价已经触底了吗?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23 | 时间:2023-11-28 00:59:02上周,深圳楼市再松绑,一方面,调整了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由原来的普宅70%、非普宅80%统一调整为40%。这是继续降低购房首付的延续,目标是二套和改善群体,将刺激有二套需求的群体入市。另一方面,调整了普宅认定标准,不再要求750万以下,有利于核心区域改善性产品成交,核心区域144平以下豪宅多变为普宅,满5即可免征增值税及附加税,对这些产品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下图显示,刚需购房(350万以下)占比不断下降,改善型需求(350-750万)的循环越来越转不动了,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而高端购房需求(750万以上)非常坚挺,合计占比超过了30%。特别是,2022年千万豪宅交易占比相比2016年翻了近三倍,特别是近3年可谓飞速上升。
而深圳高价住宅销售规模在下降:今年上半年,高收入人群购房意愿下降,总价大于750万的二手住房交易占比首次出现下降,为26.8%,相比2022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
根据CRIC的统计,上半年全国重点城市总价在1000-3000万、3000-5000万的豪宅成交量分别增长了24%和4%,其中广州、杭州、上海、北京分别增长96%、63%、28%和15%。热点一二线城市,千万豪宅交易都在增长,但唯独深圳,这两个价位的豪宅分别下降26%和42%。
对于深圳来讲,稳楼市的关键还是刚需和换房需求,这是由深圳的人口结构所决定的。2018到2021年,深圳常住人口住房自有率从34%下降至23%,商品住房自有率只有17%,全国最低,刚需的消费潜力还很大。这几年尽管刚需一直被挤压,但仍旧能占到25%-30%的水平。
说明什么问题,富人投资深圳楼市的热情不像以前那么旺盛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深圳创造高收入的优势产业——地产、创投、金融、互联网等,从高景气位快速下降,增量购买力减弱;
二是,深圳千万豪宅,很大程度上是“房价急涨”的结果。很多人所言的到处都是千万豪宅(比如南山后海、深圳湾、宝安中心区、福田中心区、香蜜湖以及学区房等),就是这个道理。房价急涨,是深圳创富氛围催生炒风的结果,当这种涨价预期没有了,投资需求也就褪去了;
三是,深圳人口结构较为年轻,中产人群积淀不够(即所谓的“腰”不够厚实),收入结构的“金字塔化”比较突出,拥有OLD MONEY的人占比少,能够支撑豪宅消费的持续性不足;
再往深了说,就是城市底蕴了。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要靠什么来坚定一个人长期持有不动产、做多不动产的信心,而不是一有风吹草动,就抛售。靠赚钱效应吗?显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