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房价探底有望来临,要做好“硬着陆”的准备?央行行长一句话回答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5 | 时间:2024-01-11 16:24:39
当下,“房价反弹”这一词频繁出现在舆论场中。随着一季度楼市数据的陆续公布,业内专家开始讨论房价走势是否已经见底。易宪容教授预计,调整周期至少需要6-10年时间。

而近期各城市楼市交易数据显示,市场处于观望和审慎状态,成交量持续下滑。尽管如此,央行行长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软着陆阶段。

这主要是由于预期发生变化,大家不再盲目追涨,开始考虑投资风险。从数据看,TOP10TOP30房企销售额同比均出现双位数下滑,反映市场认为房价过高,正在主动去库存。
以深圳为例,元旦期间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12%,购房者对市场持观望态度。杭州和广州也出现20-30%的成交缩水。虽然节日期间推盘力度不小,但现场反响却十分冷清。开发商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而消费者收入下滑,不敢轻易决策。
由于去年部分房企爆雷事件影响消费信心,今年监管将进一步收紧对企业的资金监控。另外,多个城市已针对共有产权房加强规范,保障业主权益。在土地市场方面,近期频现网上拍卖零成交的情况,政府调控明显加强。
专家预测今年房价还将继续下跌,市场可能出现硬着陆。的确,房地产已经失去拉动经济的效应,土地交易大幅萎缩。同时,各地方政府推出房东税、房产税等政策,持有房产成本不断增加,对市场心理造成打击。
但是,央行行长则表示,楼市已经进入软着陆阶段。这意味着泡沫正在得到有序释放,系统性风险可控。政策上,关键是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出现恐慌情绪。在当前阶段,软着陆是实现平稳过渡的最佳路径选择。

由于去年部分房企爆雷事件影响消费信心,今年监管将进一步收紧对企业的资金监控。另外,多个城市已针对共有产权房加强规范,保障业主权益。在土地市场方面,近期频现网上拍卖零成交的情况,政府调控明显加强。

在供给端,监管政策进一步落实,对企业现金流管控更为严格,遏制高杠杆并购。同时,规范共有产权房,维护业主利益。但整体信贷环境趋于宽松,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在需求端,本轮调控政策使刚需群体从市场中撤离,投资需求也明显减弱。但随着信贷环境趋于宽松,刚需购房力量有望回归。从供给端看,随着预售资金监管收紧,房企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未来可能采取限价销售等策略。
展望未来,房价探底在所难免。但调控政策将会继续发力,防止出现市场剧烈震荡。此外,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推进,经济基本面也将转暖,为楼市重启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楼市调控将更趋科学。不同城市情况有别,一线城市由于就业机会多,人口净流入大,房价承压有限。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