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但凡提起广州的房价,都会想到天河,想到珠江新城。
但近两年,市场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广州热闹的3月,有大批项目入市。这些项目的价格锚点,却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海珠,看向了琶洲。
这个变化并不奇怪。
过去两年,广州卖的最贵且最火的两个项目——琶洲南TOD、琶洲·樾,均价12万+/㎡、总价2000万+,都位于海珠。
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1、过去广州楼市的价格锚点,是看天河,看珠江新城;而现在广州楼市的价格锚点则要看海珠,看琶洲。
2、作为琶洲南TOD、琶洲·樾背后的开发商,越秀地产已经掌握了海珠乃至整个广州的定价权。

作为一个单中心城市,广州房价的定价权长期在越秀、天河和海珠之间徘徊,近几年又重新回到了海珠手中。
过去两年,海珠新房的成交均价达9.2万+/㎡,遥遥领先天河、越秀。
2023年广州共成交了4675套总价千万豪宅(含住宅),其中海珠以一己之力贡献了三分之一(1497套),全面赶超天河。(数据来源:中指院)在板块的轮动中,海珠正在成为广州楼市结构性行情的核心战场。所以押注海珠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最大程度地分享广州楼市的红利。而这种共识反过来又加强了海珠楼市的看涨量能,形成了相互强化的正反馈。而海珠之所以能重新夺回广州楼市的定价权,撑起广州房价的天花板,琶洲西板块是最大的功臣。大家看下图,过去几年有一条比海珠整体房价走势更陡的曲线——琶洲-赤岗板块。
据说去年琶洲贡献了整个海珠近一半的成交额,成交均价最高至12万元/平。
十年前的答案是保利;过去几年,这个答案变成了越秀地产。琶洲在过去几年的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越秀对琶洲西的耕耘。2023年,越秀打造的琶洲南TOD以173亿的销售额登顶全国第一;2022年卖了150亿,两年323亿+。套均总价高达2900万的琶洲·樾,同样炙手可热。2023年单是这两个盘的销售额,就占到了海珠TOP10总销售额的60%。去年12月29日,位于琶洲·樾旁边的“331”地块,更是惊得市场“哇”声一片,不少同行称为“历史性的一天”。当天该地块拍出了75669元/㎡的楼面价(扣除配建后可售楼面价高达85247元/㎡),不仅刷新广州单价地王新纪录,更是挤进全国地王TOP10。目前越秀在琶洲西板块有着绝对的统治力,在售或待售新盘,基本上都是越秀地产的,而且还是又贵又不愁卖的抢手货。
所以,顺着这个逻辑下来,广州楼市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在海珠手里,海珠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在琶洲手里,最后又都在越秀地产手里。也就是说,凭借着琶洲南TOD、琶洲·樾,越秀用一己之力就把海珠带回了广州楼市的顶流之列,是海珠逆袭天河的背后“执棋者”。
海珠楼市的火热离不开琶洲,或者说琶洲是最大的引擎,但只靠琶洲还远远不够。事实上过去两年海珠楼市还有一个明显变化:供应大爆发。
从市场格局上看,海珠楼市属于典型的“三国”,大部分盘尤其是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项目,基本上都在三大开发商手里:越秀、中海、保利。
从牌面上看,深耕广州特别是海珠的越秀是整体实力最强的“曹魏”,中海、保利犹如蜀汉、东吴,虽然也不弱,但很难撼动越秀的地位。
未来两三年,海珠乃至广州楼市的定价权,仍将牢牢掌握在越秀地产手里。
可能有人会说,越秀地产手里的两大神器已经成了过去式(琶洲·樾已清盘,琶洲南TOD也只剩一栋),这个不假,但又有新的王炸项目将接过权柄。
比如前面提到的琶洲南TOD二期。
这么说吧,较于一期,琶洲南TOD二期,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存在。
琶洲南TOD二期阶段性效果示意
一期有的地段、公共配套、产品等优势,二期都有,但二期还有一些超越一期的优势。比如住宅楼层都不算高,15-24层,可以带来更哇噻的居住体验;南向中央艺术公园,有更好的环境视野;商业配套更是近在咫尺。此外,问鼎广州新地王的琶洲“331”地块,大概率会进一步拉高广州新房价格的天花板。总的来说,2024年海珠楼市虽然竞争激烈,但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依然是越秀地产说了算。广州房价的天花板能否进一步捅破,也将是越秀地产说了算。至于其他项目,像当下火热的中海大境,市场热度再怎么高,定价上也要看琶洲南TOD三分,毕竟后者才是广州的天花板。当然,2024年海珠楼市神仙打架、多点开花的局面,未必不是一种好事。
它会进一步强化海珠在整个广州楼市的存在感。
今年海珠的市场热点将会从单引擎变成多引擎,从琶洲蔓延至海珠西、后航道、海珠中等板块。

前面说越秀地产在海珠就像三国时的曹魏,不仅因为其统治着海珠最核心的板块琶洲,居于海珠和广州房价鄙视链的最顶端。还因为其在海珠占据的地盘最广、项目最盛,综合实力最强。2023年在海珠住宅市场,越秀地产揽获202亿成交,市场占有率更高达53%。每2个人买海珠住宅,就有一个选择越秀地产;越秀地产更是以32亿成交、63%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海珠的商办市场。目前越秀地产在海珠的在售、待售项目高达9个,市场占比超三分之一,遥遥领先第二名。
越秀地产是海珠岛上项目布局最为广泛的开发商,相伴海珠整整40年。从海珠西,到工业大道,再到琶洲及前后航道,海珠到处都是越秀的身影。前航道上,越秀布局滨江东,同时重点深耕琶洲。尤其是琶洲,除了越秀,再无其他在售一手住宅。某种程度上,琶洲是越秀的琶洲!而在后航道上,越秀也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存在,无论是工业大道板块、广纸板块,还是南洲板块、沥滘板块,四大项目统治市场。除了项目多、布局广,越秀地产在海珠的产品线也很完善。涵盖了改善、豪宅、小型商办、商务大平层等产品类别,几乎在全维度、全域作战,而且每个项目都很能打。
这些各个板块的扛把子项目,不仅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精品,价格的天花板,更是海珠的一张张城市封面,行业产品迭代的标杆。
比如琶洲南TOD,不仅为广州带来了一座CBD人居封面,更是一块中国超前城市开发模式的试验田。
越秀|琶洲·樾,高定版的空间折叠法,让广州新一代CBD豪宅的理解,再跃一级;
越秀|滨江·樾首创的「30米空中花园」,让前航道上多了一座“垂直森林”地标;
越秀珠实城发|江湾·和樾的「江园自然美学」,名动广州;
越秀·星汇海珠湾的「高厅平层」,集平层、LOFT之大成,在与厚重的历史、老城的烟火完美融合后,塑造人居新尺度;
今年,琶洲南TOD二期、琶洲ONE57、及“331”地块都要面市,年底越秀地产怕是又要多几枚勋章了。
所以越秀地产并不是简单的卖房子,而是从根本上改变片区的生活方式、活力、面貌,从而带飞一片区域,进而影响城市格局。
写在最后
越秀地产已经连续3年稳坐广州楼市“铁王座”,这背后珠海居功甚伟。
2023年越秀地产在广州的流量销售额达642.42亿,市场份额高达17%,大幅领先第二名。对于今年海珠楼市你怎么看,我们邀请了几位房频的老朋友来群里,大家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