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07 | 时间:2024-07-24 14:02:41采取综合扶持措施提升家政工人素质
适应转型升级要求,重点发展员工型家政企业
完善家政服务人员公共服务政策和工作环境
加强平台建设,完善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
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
——摘自《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的意见》
“找会做饭的住家保姆”、“谁家有好的小时工?”……社区群里经常会有求助贴,询问家政服务方面的建议。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生活照护需求旺盛,家政服务业发展迅猛。但也有读者反映,家政服务业还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行业规范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人员“招不到、留不住、不满意”等问题仍然存在。
从业人员年龄较大,家政服务缺乏统一标准。
所谓家政服务,是指专业人员进入家庭住所或固定场所,为孕、婴、老、病、残等人员提供服务,提供有偿的居家护理、保洁、烹饪等服务。家政服务需求旺盛,但行业缺口较大。以江苏省为例,截至2020年底,全省家政服务从业人员74.6万人,预计市场缺口达48.34万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不断升级,家政服务与需求不匹配的现象日益凸显。
湖南长沙一位网友在人民网“领队留言板”留言称,2021年11月,她花了6500元年服务费,委托一家全国知名的家政服务公司找了一位家庭保姆。“客服说,阿姨评价很好,有能力当保姆。但到家后,保姆的表现与介绍严重不符,根本不知道照顾一岁小孩在饮食、生活方面要注意什么。”上海的王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家政服务公司推荐阿姨经验丰富,但到了我家才发现,她不会用烤箱之类的家用电器。”
统计显示,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女性从业人员中,年龄在41岁至50岁之间的占57.6%,50岁以上的占2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9.4%,中专或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6.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当前家政服务市场供给和质量不足,一方面,家政服务业社会认可度低、地位不高,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业,人才供给存在缺口;另一方面,家政服务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专业培训不足,与消费者需求脱节。
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穆丽杰说:“家政服务首先是面向人的服务,比如育儿、养老等,其次是面向对象的操作,比如保洁、做饭等。面向对象的操作比较简单,现在专业设备越来越多,只要学会使用,把活干好就行了。面向人的服务,是以顾客感受为依据的。顾客不满意的原因,一部分是家政服务员的服务素质不高,一部分雇主歧视家政服务员。缺乏社会认可的服务标准,是家政服务水平难以衡量的重要原因。”
推动家政服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大培训力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本应作为专业培训主体的社会培训,却只占家政服务培训市场的不到10%,不到20%。”北京中青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军透露,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一些职业院校开始涉足家政服务培训,但由于对行业缺乏深入研究,师资队伍只具备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技能,导致教学能力、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目前,家政服务培训大多由企业独立开展,基本自给自足,以有偿培训为主,培训周期短且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缺乏系统的师资队伍,对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的培训力度不足。”王军说。
而且,一些公司更看重赚取培训费,而非提高培训效果。记者致电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询问保姆培训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该公司表示,如果有基础,三天就可以完成,理论和实践学习,如果慢的话,7天就可以完成。“只要跟着学,就能拿到证书。”但根据国家保育员职业技能标准,初级工也需要有本职业或相关职业的从业经验积累,达标需要1年以上。
陕西西安的郭女士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投诉,2022年3月她向一家家政服务公司支付了2000元服务费后,公司给她安排了住家保姆。但几天后发现,保姆连基本技能都不熟,根本不能胜任这份工作。”郭女士称,经过沟通,发现双方都被骗了。“保姆付了钱给家政服务公司,接受了10天的培训,说会给我安排工作。但公司却告诉我,我已经有三年保姆工作经验了。这难道不是一把双刃剑吗?”
在一些投诉平台上,消费者投诉大多集中在家政服务公司收取中介费,却推卸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责任。王军认为,家政服务行业多为中介制,部分中介平台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和覆盖面广,使得平台能够获取大量家政人员及客户的信息。如果家政人员通过中介平台获取招聘信息,平台一般会抽取其工资的10%至30%作为佣金。家政人员不愿意在平台上找工作,宁愿找便宜的广告。而且,一些平台只负责介绍、牵线搭桥,对在岗的家政人员没有进行持续的管理哪里找家政公司,缺乏必要的约束,更谈不上服务质量。
随着家政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家政服务公司的数量也迅速增加。一些新兴公司注重打造品牌形象、吸引外部资本投入,却不注重企业管理,最终被市场淘汰。服务公司破产,客户预付的费用无法退还。来自天津的刘女士说,她花了1280元办了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年度会员卡,但没过几天就听说老板卷款跑路了。“网上的店都关门了,客服电话也打不通,我以为是什么大店,结果就这么消失了,太不靠谱了。”
重点发展员工型家政企业,优化供给侧结构,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广东佛山市的读者李女士建议,应增加家政服务人员资质考核,改变目前家政服务人员缺乏权威有效资质的现状。“给予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相应的就业保障,切实解决家庭育儿、养老的后顾之忧;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家政服务质量。”她建议,每年对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和家政服务平台进行资质和服务评估审核,并向社会公布。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采取综合扶持措施,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素质;适应转型升级要求,重点发展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是指直接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依法与家政服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在制定企业服务标准、品牌建设、服务管理、人才培训等方面具有优势。江苏一家雇员型家政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采取底薪加佣金的方式,服务人员的收入不直接与报价挂钩,而是与接单数量、顾客评价质量挂钩,这激励了家政服务人员提升服务质量。
相较于中介型家政服务公司,雇员型家政服务公司管理成本更高,近日,河北省出台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雇员型家政服务公司加快发展,推出实施就业补贴、一般性失业保险退税优惠留住就业、扩大雇员型家政公司增值税免征范围等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近日印发2022年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的重点工作。陈利芬认为,重点聚焦家政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突出家政服务业发展水平、数字化等“七个转变”和行业多元化精准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等“四个发展”。突出“七个转变”和“四个发展”立足于优化家政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有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释放家政服务巨大潜在需求,扩大内需,惠及民生。同时,家政服务是吸纳就业的容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稳定和促进就业。
穆丽杰建议,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哪里找家政公司,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总体来看,家政服务行业的收入并不低,但行业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只有给予家政服务人员更多的尊重,才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穆丽杰说。
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请扫描二维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