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网被卖引感慨,曾经火热的公司如今为何疲态尽显?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144 | 时间:2024-09-01 09:04:23点击标题下“财经投资新闻”快速关注
本文有 1603 个字
阅读约2分钟
作为很多人曾经“在人人网上找同学”的回忆,人人网(原校内网)被出售的消息让无数网友感叹昔日的辉煌。
人人公司这几年一直追逐“潮流”,什么都尝试,游戏、金融、直播、区块链、二手车等等,但连原来的主业人人网也被卖了,手里只剩下6000万。
看看聚美优品、ofo,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公司,现在却出现疲态……这些年,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人人网出售后,形势是否发生了变化?
2005年,王兴和几名大学生仿照创办了校内网。2006年,千橡互动集团CEO陈一舟以200万美元收购了校内网,并于2009年更名为人人网。随后,人人网于2011年5月在纽交所成功上市。
当时人人公司的IPO发行价为14美元北京人人网二手车,上市首日收盘报18美元,按收盘价计算,人人公司的市值超过70亿美元,按收盘价计算,人人公司已经是继BAT三巨头之后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然而,当时第四大互联网巨头如今的市值仅为1.01亿美元,还不到第三大百度市值的六百分之一。
人人公司甚至出售了其原有的核心业务。
人人公司14日宣布,其子公司北京千桥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意将其人人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以现金对价2000万美元出售给北京多牛互动传媒有限公司。
此外,作为上述资产出售对价的一部分,专门为买方母公司设立的开曼公司()同意按照双方同意的买方母公司7亿美元的估值,向人人公司发行等值于4000万美元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人人网与多牛传媒一直关系密切,即便到现在,陈一舟依然担任多牛传媒的董事。
回过头来看,人人网的前身千橡互动在2004年收购了猫扑,2005年又收购了猫扑,后来的运营实体斗牛士网络,也就是多牛传媒的前身,如今多牛传媒终于收购了人人网,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追逐一切“潮流”,却依然失去主业
除了人人社交,人人网近年来也进行了一切尝试,包括游戏、金融、直播、二手车,甚至区块链......
人人上市时,其主要资产包括人人网、糯米网和人人游戏,其中人人游戏是2011年微博、微信突然进入社交行业、形势发生变化时,人人公司做出的一次新的布局尝试。
这一尝试原本非常成功,2012年,游戏收入取代广告,成为人人营收的一大支柱,人人游戏甚至从公司中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但2012年12月15日,苹果突然对门店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人人游戏也受到影响,事态开始失控。
到了2013年,人人亏损扩大,并启动大规模裁员,多名高管离职,为保住核心业务,陈一舟相继出售糯米、56同城。
2014年,陈一舟又沉迷于金融。2014年9月后的一年内,有12家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得到了陈一舟的投资。与此同时,他还推出了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人人分期”和网贷理财平台“人人金融”,宣称要“充分发挥人人公司主要用户群体——大学生的力量”。
结果,人人公司2015年净亏损2.201亿美元,2016年净亏损1.854亿美元。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人人网也于第二季度进军直播行业。
当时人人公司大力推直播,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反感,但必须说,直播业务还是拉动了公司季度业务收入,2016年第二季度互联网增值服务业务同比增长34.7%。
可惜,这一尝试很快就失败了,人人直播的月活跃用户数从2017年2月的110万骤降至一年后的2018年1月的18.62万。
就连人人公司也没有错过区块链业务。
2017年底,人人公司发布白皮书,宣布将为社交网络提供开源区块链平台人人房,并计划发行10亿人人币北京人人网二手车,虽然有望赚钱,但ICO这种类似于“无中生有”的业务,却被监管部门叫停。
最后,如今,二手车业务已经成为人人这家昔日互联网巨头的新支柱。据2017年财报显示,二手车销售收入为1.211亿美元,贡献了总收入的60%;2018年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90.9%。
至此,追逐了无数热点、历经12年的人人最终以2000万美元现金、4000万美元出售原主业股份的代价,将原主业出售。如果说有什么不对,那可能是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却实在跟不上……
谁能留在网络时代?
人人网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被强大公司打败的公司。
比如此前“自己说话算数”的聚美优品,除了美妆电商,还尝试过母婴平台、共享充电宝、影视IP剧、现金贷业务……如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值暴跌95%,在微博上搞抽奖活动。(详情:)
三个月前,已正式运营十二年的网易博客首页发布《网易博客网站关闭及迁移公告》,宣布网易博客()将于2018年11月30日00:00起正式停止运营,服务器关闭,用户将无法登录网站。
就连巨头腾讯旗下曾经风靡一时的QQ宠物,也在今年6月份腾讯官方论坛公告中被判处“死刑”,将于9月15日停止运营。
当然,最让大家唏嘘的还是ofo,这个曾经占据共享单车战场半壁江山甚至一度登顶的行业老大,正日益显露出颓势。
ofo创始人兼CEO戴威14日下午在股东大会上表示,ofo不会破产,其他选择(被收购、被兼并)都是可能的。这被很多人解读为戴威终于放弃了独立发展的执念。
对于近期ofo押金退难问题,戴威在员工会议上解释称“退押金没有问题,但有困难”。
这次,戴威终于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共享单车单纯靠骑行收费无法实现变现和盈利,ofo早在去年就应该探索广告变现等业务。
据悉,半年前ofo总负债64.96亿元,其中36.5亿元为用户押金,10.2亿元为供应链,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近期也有消息称ofo涉及多起诉讼,被多家法院列入多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名单,涉及执行标的逾5360万元。
说到底,在互联网时代的滚滚车轮之下,不管一个公司或一个生意曾经多么红火,最后都有可能被碾压……
本文为理财投资报(微信ID)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