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火锅店老板的战略放弃:20 多万投资,9000 元打包转让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32 | 时间:2024-09-25 22:03:55李树臣并不介意这位湘菜馆老板的“后知后觉”:“他那么坚决,做这件事的时候肯定很有信心。”越来越多的拆解设备堆在李树臣的脚下。面对善后,他很平静:“疫情只是导火索,最关键的是选址问题。除了这家创始店,另外两家火锅连锁店都正常营业,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现在关掉这家店,是战略上的放弃。”
李树臣介绍,除去硬件装修、租金等费用,光是店里的四台空调就花了五六万元——再加上厨房设备、桌椅板凳、餐具等,硬件设备总投入就在20多万元。现在整店的套餐价是9000元。
四个小时后,下午2点半,冯嘉飞和刘红兵拆装卡车完毕,李树臣收到了9000元的转帐。“这是疫情以来我单日收入最高的一次,也是这家火锅店的最后一笔收入。”李树臣目送卡车拐弯消失,指着10个月前挂在外墙上的四块广告牌:“挂上去的时候是红色的二手设备 估价 定价,后来风吹日晒褪色了,现在都是灰色的。”
没人知道李树臣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他还是一脸乐观。拆店当天,他开的川渝小吃店刚在一公里外的万达广场开业。拆店甚至改变了李树臣的投资理念:“以后要节约一切成本,如果再开店,多半会从他们那里买设备。如果再买以前同样的设备,我心里肯定五味杂陈。”
能拆掉店铺,也是一种福气
虽然只值9000元,但在餐厅终结者眼中,门店被拆除,对于餐厅老板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我们精力有限,不想关掉这种小店。不过老板人不错,联系过我们好几次,能接手就接手,帮帮他吧。”1995年出生的刘红兵站在店门口,不停地接听、拨打顾客电话、回复微信。
餐饮终结者最喜欢拆大店。“比如我5万买一个店,拆了要一两天,但能赚5万。拆小店至少要一天,但只能赚几千元。”刘红兵解释,拆店主要是为了回收冰箱、空调和各种高档厨具。“桌椅板凳、餐具是我们最不想要的,占地方,浪费人工和运费。”
拆除当天二手设备 估价 定价,冯家飞和刘红兵第一次来到火锅店。“我们太忙了,没时间到店里看设备,就用微信聊天,老板拍了设备的照片发给我,我报了价,他觉得合适就过来拆。”冯家飞说。
但网上的报价总有误判的时候。火锅店一共有两层,总面积约130平米。拆迁前,刘红兵跳上跳下检查设备。“老板!你家四台空调怎么有两台是海信的?!你微信发给我的都是美的!二手市场里,海信的保值率比美的低多了,你被空调安装师傅坑了!”
“空调都是新的,具体什么牌子我也不清楚,更别说保值率了”,李树臣摆摆手,“拆了!你亏了好多,这点钱不算什么。”刘红兵拿着冯家飞估算:两台海信空调,每台减去1500元,一共3000元。这样一来,原本1.2万元的“整店包装费”就变成了9000元。
“设备估价是这个行业最难的环节,也是行业机密,外人很难知道设备估价体系。”刘红兵马不停蹄,滔滔不绝,“餐饮设备种类繁多,火锅店设备、咖啡店设备、蛋糕店设备……都不一样。一台价值几十万元的咖啡机,你该如何估价?估得太低,别人就卖不出去,估得太高,就赚不到钱。”
刘红兵惋惜地回忆起上个月自己在苏州买下一家甜品店的情景。“夫妻俩带着孩子开店,不容易。他说店是2018年开的,设备看着挺新的,品牌也不错,我就按新设备给他报价7000元。”刘红兵忍俊不禁,“等我把设备拿回去一看,原来是2015年的!老板原来买的是二手设备,正常情况下只值5000元左右,本来可以赚5000元,现在亏了2000到3000元。”
如果利润少了,对于餐饮终结者来说就是亏本。刘红兵总结道:“我们这个行业,水还是比较深的,不像新设备,价格透明,二手设备你可以随便定价格,只要有客户,但价格肯定比新设备便宜。”
餐饮设备回收行业是个小众行业。“知道的人少,做的也少,但市场很大,尤其是一线城市。”刘红兵说,“大城市餐饮行业洗牌很快,新开的餐厅80%半年内就会倒闭,所以我们从来不缺生意。”2018年10月,冯嘉飞成立上海昱清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下称“昱清回收”),注册资本500万元。
两个家庭
餐厅终结者照顾着两个家庭,看到旧的哭,看到新的笑。
“很多餐馆都倒闭了,这不代表我们的生意好!”冯家飞解释道,“市场不好,开餐馆的人少,我们的设备也卖不出去。”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2月至3月12日,全国新增餐饮企业仅53129家,较去年同期下降64.9%。其实这个时期正是餐饮终结者们焦虑的时候:一方面仓库里堆满了去年收集的设备,一方面又因疫情无法外出闭店。
冯佳飞和刘红兵开始研究抖音。
两人从打造自媒体矩阵开始,其实就是两个抖音账号,一个叫“余庆餐饮设备”,一个叫“余庆餐饮设备回收销售”。 一开始,他们在抖音上发了一些设备使用视频,但“根本没人看”。
3月15日,刘红兵在抖音上剪辑发布视频《餐饮大事件,视频记录倒闭瞬间》,记录了开业16年的酒店、开业12年的餐厅、开业10年的茶餐厅、开业8年的蛋糕店、开业3个月的日料店等5家门店被拆除的全过程。视频全网播放量超千万,收获11万粉丝。
此后,两人迅速总结出一套在抖音上吸粉的策略。
“基本上大家一说到房租就特别敏感”,刘红兵分析说,一线城市餐饮业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基本都是给房东打工,“所以当我发一个关于房租超高的视频时,粉丝们反应很强烈。第二个敏感点是物业管理,招商的时候什么都好办,但是一旦撤资,各种麻烦就接踵而至,押金、保证金基本都拿不回来。第三是加盟店,加盟店基本就是割韭菜,一批一批的。”
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在餐饮行业迎来报复性消费之前,两大餐饮终结者迎来了关店高峰。“从3月中旬到4月中旬,我们每天都在疯狂关店,有时候一天关两三家店,电话都打不通。”
在冯嘉飞和刘红兵的世界里,一栋栋被拆毁的商铺,蕴含了太多的人间情感、悲欢离合。
有人为情怀买单。“一个90后女孩开了一家有情怀意义的咖啡店,位于上海淮海中路,市中心。装修一个月,开业三个月,又等了两个月疫情。最后不算房租,半年就亏损上百万,只能选择关门。我们花了1.9万元把整个店盖起来。”
有的还帮合伙人买单。一家总投资300万元的面包店,设备几乎全部进口,设备价值高达150万元。开业半年后,三家合伙人就因经营和管理问题发生矛盾,最终倒闭。“买这些设备,我们花了20多万元。”刘红兵说。
还有那些相继开业又相继关门的奶茶店。
仅4月份,两人就买回了5家奶茶店,没有一家坚持超过半年:“浦东的一家开业三个月,亏40万;静安的一家开业近半年,亏25万;徐汇的一家开业四个月,亏50万;徐汇的一家开业三个月,亏70万;最后一家在徐汇,开业三个月,亏50万。”
进入餐饮行业抄底
他们每天都在疯狂的拆店,每个月收几十万的设备,冯嘉飞和刘红兵根本不担心卖不出去。
随着大批餐饮店倒闭,抄底欲望强烈的人迅速增多。从工商登记看,今年3月中下旬新登记餐饮企业数量激增,4月、5月单月登记量连续突破20万户。“餐饮行业瞬息万变,餐饮店也瞬息万变。4月底开始,大批设备从仓库运出;到5月,设备不够卖了,只好从同行调货。”冯家飞回忆道。
他们收缴的设备被存放在两座仓库里。其中一座仓库较小,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松北路、曹安路附近。仓库里,冰箱按品牌整齐分类,总共有六七十台。“我们还有一座更大的仓库,里面有200多台冰箱,大部分都已经被预定了。”
仓库的一角,有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简易房间,这是冯嘉飞和刘红兵的办公室。里面的家具全部是回收来的:咖啡厅的长桌高脚凳、中餐厅的“玉白菜”、实木桌椅……只有一套茶具是他们自己买的。“把贵的卖了,买了一套便宜的自用。”冯嘉飞说。
当晚8点左右,卸完两车设备后,两人又把四台冰箱和几套餐桌椅装上车。“我们赶着把这批货发往贵阳。”快9点了,冯家飞刚装完货,他订的外卖就到了。他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一边强调,“我们都是辛苦挣来的钱。”
“上海大概有70%的餐饮设备回收被安徽人垄断了。”冯家飞介绍,“这个行业其实就是老派的废品回收行业,上一代人大概是六七十年代的人,用很传统的方法去回收、去销售。但现在很多90后、甚至00后也从事这个行业,年轻人想法多,更愿意把销售渠道拓展到线上。”
不到两年时间,余庆回收已成为行业领头羊。“以前别人叫我们厨房设备佬,这是贬义词”,冯家飞说,他更愿意被称为“餐饮设备回收人”。“我们想把餐饮回收做成一个更规范、更透明的平台。现在我的两个仓库加起来有近3000平米,一年租金50万,两个抖音号有11万粉丝,都是高转化的精准粉丝。”
餐厅大亨们的夏天才刚刚开始。
结尾
你家附近的那家餐馆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