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生控股、上置集团等多家房企从港交所退市,房地产风险蔓延新阶段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78 | 时间:2024-11-16 14:01:06来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 梁宝新 深圳报道)
11月11日,祥盛控股、上海置业集团从香港联交所退市。主要原因是他们未能在复工期限前履行复工指引,且未能发布财务业绩报告。香港联交所取消了该公司的上市地位。此前,10月29日,佳源国际、大唐集团、大发地产均从港交所退市,退市原因基本相似。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2023年初以来已有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退市,其中2023年退市13家,2024年至今退市10家。
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11月12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风险蔓延深入到新阶段,房地产上市公司集中退市将不可避免。目前,不少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未来还有不少房企将退市。如果房地产上市公司纷纷退市,将会影响行业信心的恢复。房地产企业失去上市地位,将不利于债务重组和化解,也会影响房地产行业信心的恢复。
千亿房企退市
11月7日,祥盛控股发布关于取消其上市地位的公告。祥盛控股表示,收到香港联交所的函件。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认定其未能在10月2日复牌期限前履行复牌指引,并根据相关上市规则取消其股票上市地位。
此前,港交所曾向祥盛控股发出复牌指引。此后,祥盛控股虽然发布了六次复牌进展公告,但最终未能满足港交所的要求。
此外,港交所信函还表示,除非祥生控股申请退市决定复核,否则将于11月11日上午9点正式取消上市地位。不过,祥生控股在公告中指出,之后考虑到公司的事实和情况,公司无意依据相关权利申请复核退市决定。
11月11日,祥盛控股从香港联交所退市。
“一部相声史,半座诸暨城”。 1995年,陈国祥在浙江诸暨成立祥盛控股,并于1999年开发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诸暨祥盛滨江花园。从此,祥盛在诸暨迅速崛起。从新世纪花园到福田花园,从君城到云景系列,从市中心到正在开发的城西以及不断拓展的城东,祥盛的项目遍布诸暨。
祥盛控股于2014年将总部迁至杭州,2016年采取“1+1+X”扩张战略,将项目拓展至长三角地区以外(如湖北荆门、湖南衡阳、常德、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其他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城市。 2017年至2019年,祥盛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额从619.64亿元跃升至1174.7亿元。 2020年,祥盛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当年最后一家上市的销售额千亿的内地房企。
2022年3月,祥盛控股因未能按期支付2亿美元优先票据利息而正式宣布违约。 2023年,按照港交所规定,祥盛控股预计无法在3月31日前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将引发停牌。
除祥盛控股外,上置集团也于11月11日从香港联交所退市。上置集团取消上市地位的原因包括:股票长期停牌、未能解决不发表意见问题财务表现方面,公司现金不足以偿还巨额债务,担心公司资产是否足以支持运营,以及未能遵守复工指引。
具体而言,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置集团现金余额为4400万元,担保及其他违约贷款产生的负债高达12亿元。
两年超20家房企退市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近年来已有60多家上市房企出现债务违约。由于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违约房企债务重组进展缓慢。如果H股公司在18个月内无法发布财务报告且无法复牌,且A股公司股价连续20天低于1元,这些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2023年初以来,共有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退市,其中2023年退市13家,2024年至今退市10家,包括泛海控股、中南建设、世茂控股等。
来源:中植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泛海控股、中南建设、世茂股份等房企均因面值退市。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进入2024年之后,房地产行业寒冬仍将持续,A股房地产股整体股价将持续下跌。从2023年以来A股深交所/上交所房地产指数来看,2023年至2024年9月一直处于长期下跌趋势,并在9月17日左右基本跌至近年来新低, 2024 年。
不过,克而瑞研究中心也表示,本轮924新政之后,利好消息不断,A股迎来新一轮牛市。房地产行业信心开始恢复,上市房企股价全线上涨。截至11月11日,A股房地产股最低收盘价为*ST金科1.68元/股,距离1元退市危险区已远去。 A股上市房地产公司整体没有退市面值。风险。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如果一家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月,可能会被港交所直接摘牌。今年10月29日,佳源国际、大发地产、大唐地产三家香港上市房企一日之内集体退市。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根据港交所公告,截至2024年10月末,H股市场目前共有13家境内房地产公司或房地产公司旗下公司停牌(包括刚刚退市的祥盛、上置集团),其中佳源服务虽然也符合退市条件,但由于该公司已于9月25日向港交所提交申请,因此仍有一定的缓冲期到整治期限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2025年,10家房地产企业停牌即将到期。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复牌,仍有可能被退市。中国恒大和德信中国正在办理清算程序,清算完成后可能会立即退市。
来源:克而瑞研究中心
企业走出危机需市场复苏支撑
刘水告诉记者,“近期融创等房企的债务重组,对其他保险公司的债务重组和风险化解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折价回购、债转股等方式可以减少保险公司的债务。”寻找并帮助企业真正走出债务危机,可以为房地产企业恢复流动性赢得时间,以换取未来企业价值复苏和债务偿还的空间。”
10月17日,融创宣布以每股2.465港元配售最多4.89亿股,募集资金12.0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当时,融创披露,此次配股将主要用于支持境内公司债券长期解决方案的实施以及补充一般营运资金。公司认为,配售及认购将支持集团境内公开市场债务风险得到更好化解,相关债务风险的化解也将更有利于集团完成保交割工作和经营恢复。
11月14日,融创宣布,公司全资子公司融创地产集团境内债务将进行第二次重组。根据方案,本次债券重组涵盖现金要约收购、赎回股票及股票经济收益权、以资产清偿债务、全额长期展期四种方案,旨在缓解公司当前的财务压力,为债权人提供便利。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刘水还指出,参保房企债务重组成功有助于缓解行业风险,但企业要真正走出危机还需要市场复苏的支撑。只有公司基本面好转后,才能避免反复延期。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房地产市场要稳住止跌。随后,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委联合推出房地产一揽子政策,政策效果正在显现。房地产市场触底企稳,有利于增强房地产行业信心,降低房地产企业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仅10月份,房地产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53%,这是自2023年3月以来首次转正。住建部数据显示,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量同比增长14.1%,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量同比增长14.1%。湖南、天津、广东、江西、江苏等省市同比增长均超过10%。
11月1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2024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环比本月各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降幅收窄或回升,同比降幅趋稳,房地产市场有望进一步好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7个,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8个,环比增加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