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甲醛超标成隐患,行业规范亟待出台
作者:admin | 分类:装修建材 | 浏览:31 | 时间:2024-08-20 09:03:28近期,部分长租公寓被查出甲醛等空气污染物超标,有用户指出,装修污染才是威胁住户健康的“罪魁祸首”。这并非长租公寓首次卷入“甲醛风波”。如今,长租公寓以装修时尚、换房便捷等特点受到市场青睐。但记者发现,部分长租公寓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装修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行业亟待出台统一标准。
污染检测也是假的
今年7月杭州装修材料 市场,刚刚毕业的小吴(化名)与同学租住了上海市闵行区一套新装修的两室一厅公寓。搬进去不久,小吴和同学就出现了咽喉干燥、皮肤过敏性皮疹等症状。经权威鉴定机构检测,出租屋内甲醛浓度达到0.12毫克每立方米,超过了我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的0.08毫克每立方米的标准。
无独有偶,去年5月,尚未毕业的小赵(化名)在北京找房时,也遭遇了刚装修不到一周的“甲醛房”。 “看房的时候就知道污染了,因为一进门就有一股很浓的味道。但我打算7月毕业后入住,所以也没太在意。”没想到,两个月过去了,房间里的味道依然存在,小赵便找来长期租住的公寓出租人对房子进行检测。
随后一个月,小赵的房子又被检测了三次,第一次测得的甲醛浓度高达0.33毫克每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的4倍之多。在小赵的不断投诉下,长租公寓出租人对房间进行了处理,第二次检测结果达标,但小赵发现,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对设备有非常规操作,涉嫌干扰检测结果。于是小赵要求进行第三次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甲醛浓度为0.14毫克每立方米,依然严重超标。
起初,长租公寓平台拒绝让小赵退房,称只能补偿一台空气净化器。小赵再三抗议,对方才同意退房。“但原来的房子没多久又租出去了,我东西就放在那里,后来再去找的时候发现已经有新租客了,而且才一个月不到。”
装修费用仅2万元,装修完成3天就上架。
记者发现,不少长租公寓的装修成本很低,比如小吴住的60平米的房子,装修成本约2万元。该品牌装修人员称,“油漆最多1000多元,地板2000元左右,最差的复合地板每平米也要三四十元……家具没听说是什么品牌的,应该是长租公寓平台自己找的工厂做的。”
不仅装修费用低,据某品牌公寓一位前员工透露,该品牌公寓房源装修完成三天后便会上架杭州装修材料 市场,挂牌前也只会进行基础保洁,不会长期通风。网友“爱吃的懒羊羊”称,她曾将房子租给某品牌公寓,公寓向她索要90天免租装修期。但不到20天,平台就要求她多拿门禁卡和钥匙,因为已经有租客准备入住。小吴向记者证实,房子装修时她去看过,装修一完工就签了合同。几位租住长租公寓的住户也向记者证实了此事。
受到某品牌长租公寓“房间甲醛超标”影响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近200名居民自发成立了微信维权群。群员“”称,其室友入住后被医院诊断为“体内炎症过度”,7月中旬向该品牌公寓投诉甲醛问题。8月份,管家联系到他们,称可以退还近一个月房租加上房租变更费和体检费,共计约1.2万元,“但到现在还没收到这笔钱,他们说要等一切确认无问题后才能退还我的房租和体检费。”
责任认定不明确,相关监管需跟进
截至2017年底,链家旗下长租公寓品牌自如已在9个城市托管50万套房源,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元;成立于2015年的蛋壳公寓,截至2018年托管房源数量也已达10万套。然而,长租公寓的快速增长与整体行业监管的不完善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装修污染问题,长租公寓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环保标准、使用什么样的家具和装修材料、装修后公寓要空置多久才能出租等问题,业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健康受损的租客维权困难也是常有的事。一是甲醛等污染物对健康的损害难以量化,二是这些长租公寓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也难以明确。
上海虹桥正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律师协会房地产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叶正炜指出,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长租公寓平台没有在租赁合同中明确保证空气质量达标的责任,租户的赔偿在法律上很难有相应的标准和依据。
对于法规方面的空白,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建议,住房监管部门应适当配合卫生、环保、建材、装修等部门,积极开展事中监管,并从目前的纠纷中总结监管重点,形成更加系统的监管内容或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