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意见出台,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59 | 时间:2024-09-08 09:04:36在一次家政公司社区活动中,家政人员演示了正确的帮宝宝拍嗝方法。新京报记者李牧毅摄
在7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政服务职业化建设的意见》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司二级巡视员吴厚德表示,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劳动者到家政服务行业就业创业。
据统计,我国有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行业企业超过100万家,行业规模超过1.1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在就业方面不容小觑,其实际需求高达50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三孩政策的实施,中国家庭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需求不断上升,作为民生行业,家政服务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目前,家政服务机构的运营模式主要有雇员制和中介制两种,但长期以来,中介型家政服务公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管理松散,缺乏统一透明的服务标准,同时进入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较差,质量良莠不齐。
这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具体表现为:对家政服务公司而言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存在招人难、信誉差等发展障碍,员工劳动权益也难以保障;对消费者而言,仍难找到“靠谱阿姨”。可以说,推进雇员制转型,逐步实现企业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是家政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专项意见,明确从财税、社保、住房、金融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家政服务业向雇员制转变。
例如,北京在当年就启动了对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的公开招聘,最终入选的雇员型家政服务企业可以申请失业保险返还、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增值税减免等政策,这对于相关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创业来说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对于家政服务员来说,则提供了更大的职业归属感。
此次《意见》的发布,进一步加大对家政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劳动者到家政服务领域就业创业,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托幼需求。一方面,对托儿、做饭保洁、康复护理等家政服务有需求;另一方面,市场扩大,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也有利于形成知名度高的家政服务品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家政服务行业。
7月21日全文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决定》在“完善人口发展支撑和服务体系”中也明确提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要以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完善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养老、托幼服务作为健全人口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这次纲领性文件中再次被强调,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和壮大以养老、托幼为重点的家政服务业的质量和能力,意义重大。
高水平的家政服务自然离不开高水平服务人才的持续供给,为此,2019年国家层面明确要求,原则上每个省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
但调查显示,主动报考相关专业的人数并不多,一方面受到长期以来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人职业发展考虑的影响,家政服务行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低。
这就需要社会正确认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劳动价值都不容低估。更重要的是,正如《意见》中提到的,要完善家政服务行业各子类别的职业技能等级划分和薪酬水平标准,建立相关的人才培训、薪酬福利、职业准入和晋升制度,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营造全社会尊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良好氛围。
这样,家政服务业就能聚集高层次人才,行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不仅找个“好阿姨”不再是难事,真正成为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
编辑/许秋英
校对/杨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