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楼市成交成绩出炉:市场热度延续但上涨劲头减弱,2024年最后一个月能否再冲一波?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0 | 时间:2024-12-08 22:04:1911月份各地房地产市场成交结果陆续出炉。对于11月的数据,网上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销售趋势良好,而另一些人则开始担心市场降温。
确实,从不同的数据维度来看,市场的感知温度是不同的。
总体来看,11月份的市场热情依然延续到了10月份,但涨幅没有10月份那么强劲。政策效应出现减弱迹象。很多人关心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房地产能否再次大涨。
明远君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11月份楼市维持高位运行
但市场实际上已经降温
11月份以来,楼市火爆的消息不断传出,尤其是一线城市,楼盘售罄、排队看房的消息不断传出。市场不负众望,多地在线签证数据再创新高。然而,如果我们看一下当月的订阅数据,情况就不同了。
1、多地网上申请签证数量创近年来新高,市场火爆持续
往年,“金九银十”之后的11月通常是楼市淡季。今年11月份,楼市的表现很不寻常。不仅延续10月火爆态势,部分城市成交数据也超过10月,创下近年来新高。
我们先来看看新房网上签约数据。
四大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表现更为活跃。
上海网上签约27,050套,不仅刷新了全年最新成交纪录,还创下了44个月来的新高;这也是自2021年3月以来,上海二手房月交易量首次突破2.7万套大关。
深圳数据也创近46个月来最高纪录,连续两个月保持在“繁荣线”水平。
北京创近20个月来新高。广州虽然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些热点二线城市也表现强劲。
例如,杭州新房成交量连续四个月增长,11月环比增长31%;二手房市场也火爆,网上签约量环比增长14.4%至10,429套,为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30个城市中,11月份新建、二手房交易规模均呈现正增长。然而,不同城市的冷热不均匀。 10月份部分城市延续上涨态势,但部分城市走势出现逆转,成交量环比下降。
总体来看,一、二线城市走势好于三、四线城市;二手房企稳信号强于一手房。市场分化非常明显。
2、当月认购数下降,新政效应呈现减弱趋势。
我们知道,网上签约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合同启动到网上签约之间存在一段时间。也就是说,11月的交易数据实际上包含了10月的部分交易量。
因此,实际认购量更能反映当月的实际交易状况。
从认购数据来看,即使在热点城市,11月的成交量实际上也出现了回调。
例如,增长最为强劲的深圳,根据乐友家研究中心的数据,尽管11月新房市场活跃,认购量达到9986套,但较上月下降了33.8%( 10 月份为 9,986 套)。 13366套)。对比两个数据,变化是不言而喻的。
广州的网上签名数量有所下降,订阅量、访问量等其他数据也有所下降。
机构数据显示,11月广州主要在售一手住宅总参观人次为7.34万人次,总认购人数为2818人次。与10月后两周相比,日均访问量和订阅量分别下降了7%和7%。 16.3%。
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低线城市楼市走势更为疲弱。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11月份房地产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9.46%,环比下降18.62%。
新政出台的10月,新房销售同比、环比双双正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0%以上和67%以上。
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二线城市同期和环比整体增幅可以推断,三、四线城市销售降温拖累了整体数据来看,下降幅度不小。
显而易见,新政的效果开始减弱。
楼市打响今年收官之战
12月数据预计不会差
目前距离2024年结束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场最后的战斗能否打成功,很多人可能并不确定。
明远君认为,虽然11月实际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政策和房企共同作用。在新动能推动下,市场止跌企稳的机会依然很大。
1、12月成交有“保障”,但市场也存在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知道楼市具有一定的长尾效应。
以新房为例。先订阅,再交定金,再网上签名。目前,很多项目都提供了比较长的首付期限,有的项目甚至给客户两三个月的时间。
11月整体认购量虽较10月有所减少,但仍远好于前三季度。 11月成交逐步释放,为12月成交量提供了“底线保证”。不间断在线获客,点击了解更多
其次,政策方面有进一步接力的希望。
本轮楼市回暖始于9月底新政的出台。在以往政策效果减弱的同时,新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一方面,12月1日起,房产交易税新规将正式实施,契税、增值税、个人税的调整将为购房者,尤其是改善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受益最多。
从11月成交情况来看,该群体成交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以上海为例,800万元至1200万元成交占比提升2.13%,12至1500万元总价位区间也提升6.81%,占成交总额的9.41%。
本月一线城市税费新规的实施,预计将为改善住房拥有率再添动力。
另一方面,本月中央要召开会议,很多人也在期待届时会推出哪些新的救助政策。
此外,各地库存均有所下降。
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最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本轮房地产低迷的核心问题是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今年以来,政策不断引导土地供应减量提质,同时刺激潜在需求释放。目前,这些措施看来有效,各地库存普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克而瑞追踪的30个重点城市中,大部分已缩短库存和去库存周期。目前,消化周期超过18个月的城市已减少至18个,较10月减少4个。
库存下降也将对稳定楼市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必须看到,购房者观望情绪有所增加,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近两个月来,部分二手房业主心态发生变化,挂牌价调整、临时涨价的现象又重新回归市场。以深圳为例,据明源君观察,11月份销售房产价格普遍回升。
9月份,大部分成交的房屋价格回落至2017年左右,而近期成交的房屋价格大部分回落至2019年左右。也就是说,成交价格出现了反弹。
当然,这也是因为,经过两个月的大成交量,前期的低价房源已经用完,剩下的房源本身定价就比较高。
明远君还从中介了解到,近期部分业主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大部分房产的议价空间变小,买卖双方再次陷入心理拉锯战。但总体来看,12月份的数据肯定不会比7、8月份差。
2、年底房企全力以赴,销售有望再度回升。
房地产企业能否实现年度目标就看这个月了。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截至11月,保利地产、滨江集团、华润置地3家房企均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其余公布年度目标的房企目标完成率均低于90%。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房地产企业多招,力争抢到最后一枪。
近两个月来,不少项目传出开盘即售罄的好消息。据了解,一方面,由于推进策略的调整,大部分项目以“小步快”的方式推进;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基本都是以价换量。
例如,深圳某急需项目,在注册、认购、开盘、付款等阶段都有不同幅度的折扣。添加这些折扣后,您可以获得 15% 的折扣。本项目拿地时有限价,初始售价略低于限价。
尽管近两个月部分房企宣布恢复折扣,但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流。
除了降价,房地产企业还推出了一系列促进项目销售的措施。
比如,一些房企采用10%首付、首付分期、无理由退房等方式降低购房者的准入门槛。
有的推出免费家电、免费精装修、免费购物券、免物业费、特价房等活动来吸引购房者。
也有房企采取“一城一策”策略,根据不同城市客户群体特点“量身定做”的营销方式。例如,试点城市的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安排专人为客户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旧房销售策略帮助客户快速出售旧房并顺利完成置换过程。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本月的成交数据大概率不会太差。至于实际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